两会声音|进一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2024-02-22 10:32:00 来源:本站 浏览:510

智库视点:2024年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进一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成为2024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之一。一起来看看代表、委员们围绕这项重点工作有哪些建言献策

01

徐晓亮代表: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创新更多“繁花”现象级IP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徐晓亮代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进一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传承、演绎、融合为关键词,从民俗文化、时尚文化、旅游文化三个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对民俗文化,徐晓亮代表提出,上海历史积淀丰富,文脉底蕴深厚,同时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如豫园灯会,是如今上海最有年味的地方,也是弘扬民俗文化、传承东方美学的重要载体。豫园灯会今年还首次走出国门,落地法国巴黎,60架大型灯组和2000余盏华灯在巴黎点亮,与上海双城辉映。高峰时期,法国豫园灯会举办地巴黎风情园迎来每小时4000人的大流量,不得不启动限流措施,法方园长表示“很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客流”。
有了法国灯会的成功“打板”,已有不少国外城市表达了对豫园灯会的浓厚兴趣,“我们也更加坚定信心,未来将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带向更多国家,将豫园灯会打造成一个世界性的中国品牌,探索实践中国文化的世界表达。
对时尚文化,徐晓亮代表提出,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时尚气息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时尚产业的重要发源地,可以起到全球时尚文化之间互联互通和多样化表达的桥梁作用。他介绍,目前复星已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大豫园片区”,将其定位为“极具东方生活美学魅力的全球时尚文化秀场”,助力上海成为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
旅游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徐晓亮代表认为,上海是世界级的文旅大都市,也是外国游客入境旅游的首选口岸。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提振消费活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他说,创新更多“繁花”现象级IP,对上海而言,“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02

程武代表:主流文化语境下,如何打造真实鲜明而有温度的上海城市文化?

市人大代表、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认为,要从上海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的发展中提炼经典故事,通过能和当下普通人、年轻人产生共鸣和共情的方法,进行现代化、青春化、标准化的诠释和表达。他举了电影《1921》的例子,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采用更加现代和青春的基调进行拍摄。“正是通过这种年轻化的叙事方式,《1921》拉近了历史人物和当下年轻人的心理距离,不仅取得了优秀的文化发展,更是通过呈现100年前那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塑造了可信、可敬、可爱的形象。”

基于此,他建议,以影视剧、演出为载体,形成创新的上海城市文化产品,并通过固定的线下场馆播映和展演,助力打造世界级的文化IP。同时也希望更多的通过互联网语境,灵活运用新媒体的方式,对城市文化IP进行传播,打响上海文化的品牌。
理科生出身的程武,也在关注文化和科技之间的关系。“我们相信,文化可以让科技更有温度,而科技也会让文化更有力量。”他介绍,“我们有机会探索用科技加文化的手段,助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助力传统文化创新。”他也相信,科技能推动文化产业产生变革性的进步。
他还分享了自己观察到的一些问题。比如,文化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缺少沟通和碰撞的机会。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对前沿科技发展的内容还需补充和更新。
如何让文化和科技的跨界融合,持续健康发展?程武建议,打造上海地标性“文化+科技”的作品和项目开发平台,充分利用上海文化和科技企业众多的优势,吸引更多企业选择上海作为新内容、新技术的首发地。建立专家顾问团,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建议对优秀文化工作者进行前沿科技主题培训,通过专项基金或者基金引导社会服务团队。对于学校来说,可以为跨界融合长期发展提供最关键的人才基础。

03

黄震委员:就文化出海、老字号保护与创新等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上海市政协委员、黄浦区工商联主席、豫园股份董事长黄震提交了多份建议,就文化出海、老字号保护与创新等热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为上海进一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建言献策。同时,豫园股份旗下一众好品牌、好产品也在本届上海两会现场亮相,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基于上海未来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点,黄震委员已提交了多份提案。并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对近期的“繁花热”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提案一:关于鼓励引导扶持“文化出海”,深化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建议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上海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抓手,豫园灯会在法国的成功举办也给“文化出海”带来启发。当前“文化出海”仍面临市场化程度不高,受不同意识形态冲突影响;国际视野、竞争意识和跨文化适应能力有待提高;各自为阵缺乏联动,点线面结合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不足。对此,黄震委员建议:
1 | 可对标借鉴国外发达城市文化输出经验,研究制定“文化出海”上海方案,鼓励、促进、扶持市场主体广泛开展海外文化交流活动。
2 | 设立“文化出海”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的问题。
3 | 深刻挖掘上海城市文化精髓,培育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东方生活美学超级IP。
提案二:关于强化创新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举措,助力上海城市软实力提升的建议
针对老字号权利构成多元,权属纠纷高发,缺少专职机构监管;老字号商标在品牌传承上难以申请跨类保护,在品牌焕新上较难沿用老字号商号,因而限制创新发展;以及老字号授权经营、资产重组缺乏政策指导等痛点,黄震委员提出:
1 | 可组建跨部门的老字号管理机制,打通行政边界,实现统一调度,并提供明确指引。
2 | 要给予老字号代表性商标等同于驰名商标的保护,允许适当调整商标样式。
3 | 建议政府牵头出面督促电商平台强化对老字号的保护,建立老字号快速维权通道。


04

洪清华委员:上海要大力发展入境游,加快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也是入境旅游的首选口岸。正在举行的2024年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常委、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呼吁,上海要大力发展入境游,加快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旅游是人人向往的“诗与远方”。洪清华表示,“文旅是流量型经济的入口、服务型经济的引擎。在上海城市发展中,一定会越来越重要。”
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了加强入境旅游工作、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系列措施,发挥旅游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4年上海市两会上,工商联界别就针对旅游消费提出“助力上海高水平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提案。
在受邀列席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团荣誉主席鹿强看来,无论是上海的传统文化、特色美食、海派建筑,还是“一江一河”两岸绚丽多姿的美景,独特的海派风情都非常吸引海外游客。
上海市工商联提案指出,要进一步放大上海入境游对长三角、中国入境游发展的引擎作用。借助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契机,加强与海外旅行商、文旅企业合作,增强其对中国入境游的投入布局。
同时,上海可以组织主要客源地国家文旅类、生活类、艺术类博主等来沪采风,从国外游客旅游的思维与角度,讲好“好玩上海、美好长三角、友好中国”的故事。
上海市工商联还建议,要建设友好型入境旅游环境。上海的城市管理、城市建设水平领先,未来可在电信网络、消费与支付、更多酒店选择、更多样的语言公共标识等方面,从海外游客的需求出发,创造更友好、便捷的服务环境。此外,还可打造长三角入境旅游示范区,参考海外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大区模式,强化长三角地区优质资源组合,推出更具个性化、多样化的线路产品等。

素材来源| 文汇报、澎湃新闻、上观新闻,央广网,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