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思】疫情后文旅行业如何振兴发展?
2020-03-02 19:24:00 来源:上海文旅院 浏览:1328

文旅说:近日,中国文旅产业振兴在线大会暨“山河无恙 感恩有你”大型公益活动首场直播课在线上举行,23位文旅大咖针就疫后文旅振兴与未来发展、消费趋势与创新逻辑、目的地品牌与营销、科技文创+等热门话题做了深入探讨。

热门话题1:疫情之后文旅业如何发展?


中心观点:疫情催生新需求,以人为本开发新产品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面对文旅系统内外的压力,文旅企业要用好现有的政策,同时要有信心和战略定力,向科技要效益,向文化创意要动力,切实从技术上、流程上、标准上做好疫情防控,也为行业的振兴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认为,文旅行业和文旅企业要建立危机应对机制,疫情之后只有按照市场新的消费方式来求变化、求创新,这才是希望所在。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后,社会价值将产生新的变化,将更注重人本价值,游客的疗愈消费意愿将会提升,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文旅属性融合、过剩经济下的新品开发、旅游城镇化和自然保护地公共休憩供给等方向将取得重点进展。


奇创旅游集团总经理马磊表示,创新是产业阶段发展的必然,疫情后的竞争是品质化和差异化的竞争,是目的地顶层设计的竞争,这也是目的地营销创新的绝佳机会。文旅业应重视内容和场景建设,通过IP打造和长效运营,推动智慧化、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与在线化大数据营销方式加速成型。


热门话题2:文旅企业需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中心观点:注重创新,恢复期不打价格战


横店集团资深副总裁殷旭表示,疫情后,除个别地方和景区,大部分都是渐进的复苏过程,当前,文旅产业要从产品、营销、管理和服务四方面进行对应性改进,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章德辉认为,景区开放、旅游运营需审慎,切莫乱打价格战,争取对旅游行业针对性更强的扶持政策,扩大致敬感恩白衣天使活动对象范围。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董事长和献中和献中说,旅游安全是树立旅游品牌的基础,此次疫情,对国内景区安全、防疫等是个大考,充分暴露了相关智慧化硬件、软件建设重要性,旅游业恢复开放后,可通过预约、预售、预订等,从目的地周边、省内等逐步恢复。


热门话题3:文旅+全产业链如何联动发展?


中心观点:发挥智能化、数字化作用 升级旅游体验


新冠肺炎疫情后,文旅行业会呼唤更“新”的旅游。不管是文旅演艺、旅游+动漫、旅游+金融,亦或是5G的推进,一机游,景区、酒店等场所大数据等科技应用“非接触式”在线化智能化智慧旅游的推进,都是未来文旅发展的方向。在这之中,文旅+全产业链联动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深大智能集团董事长汪早荣表示,2018年至今,已进入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发展期。文旅企业转型面临技术、人才、产品、管理、营销、服务等六大问题,此次疫情的出现助推了新技术在文旅行业的应用实践,智能人体体温检测、虚拟景区线上游、实名制分时预约等,也将推动中国智慧文旅的进一步发展。


上海一机游首席运营官刘才认为,疫情之后文旅行业将向更卫生健康,更自主、更集约、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文旅行业是5G最好的应用场景之一,科技与IP、运营一体化,让成功更具确定性,区域一机游不能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建议通过数字化手段,发挥集约化智慧化作用,全面升级旅游目的地。


热门话题4:细分市场的旅游营销该怎么做?


中心观点:存量时代应用新技术提高用户粘性


华程国旅集团总裁何勇表示,过去三十年,中国旅行社发展比较平顺,当前旅行社需要找好自身在产业链的定位,扬长避短,为上下游客户创造更大价值,而非求全发展,旅行社优势是人力服务,但存量时代,还必须利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做好品控,提高用户粘性。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友农认为,疫情会对邮轮旅游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产生历史性变革,但不会改变中国以及全球邮轮旅游市场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中国港口和邮轮公司在疫情的应对上是及时、有效、负责的,邮轮运营的复苏需要行业同仁一起加强对邮轮旅游进行正面宣传,进一步加强源头控制、对邮轮口岸的排查力度、完善邮轮上的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机制。


(文章来源:大洋网2020年03月01日,原文标题:23位文旅大咖联合开讲,足足500多分钟说了哪些干货?文字记者:陈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