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洞察】锦江国际:怎样在16年间做到世界第二?
2019-10-25 10:47:00 来源:上海文旅院 浏览:784

文旅说:全球酒店业排名第二的位置上,已经换上了一张来自中国上海的面孔。最新发布的“全球酒店集团300强”中,锦江国际集团超过此前第二位的希尔顿酒店集团。这是中国酒店业百年来,第一次有品牌跻身全球前三。自2003年锦江国际集团完成重组以来,16年里,锦江打了一场全球布局、跨国经营的“速度战”,更带着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闯出一条与全球行业相通共进的道路。


创新 不要“安稳小日子” 要“把世界看透彻”


2003年,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中,锦江国际集团完成重组。重组后,锦江国际集团旗下有105家酒店的优质资产,足以在上海过上安稳的“小日子”。


16年间,锦江坚定全球化战略,先后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铂涛集团、维也纳酒店集团、丽笙酒店集团,战略投资法国雅高酒店集团,把酒店开到全球120多个国家。16年来,集团管理层无时无刻不在对标世界、研究对手,对海外同行企业家的性格、经历都了然于胸。他们不光“睁眼看世界”,更要“把世界看透彻”。


对标世界,从人开始。8年前,锦江国际集团选派100名年轻人赴海外学习,在酒店里当助手,学管理、学服务。回来后,他们已经成为锦江国际化的中坚力量;如今,新的改革继续瞄准全球行业最高水平,锦江在上海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中,又制定15条改革方案,条条聚焦国际化。


16年来,锦江国际集团的总部驻地一直守在上海外滩的联谊大厦,它是上海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幢现代化办公楼,沪上第一家肯德基就开在大楼边上。如今,大楼外观已显沧桑,但里头却开设出国际范、互联网化的创新中心,同时集团又在巴黎设立第二个创新中心,新的酒店品牌、创新模式在双城间孕育。


包容 不要“消灭对手” 要“全球一家人”


16年间做到世界第二,锦江学的是酒店业国际巨头的“全球化打法”——看准时机、资本推动,收购兼并、整合资源。这些年锦江用实际行动向全球同行证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不是为了“消灭对手”,而是与合作伙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卢浮创新基因强大,丽笙高端经验丰富,国内的铂涛、维也纳机制灵活……现在这些品牌在锦江旗下,主要由原来的专业团队运营发展。”锦江国际集团定下跨国经营的十六字方针:“基因不变、后台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由此,一个每季例会、高效运作的全球酒店委员会在锦江国际集团诞生,旗下国内外六大酒店管理公司高管都在其中担任副主任委员。平等沟通、充分尊重,带来的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所有海外品牌管理层劲往一处使,一支全球化的精英人才队伍正在形成。同时,锦江打造了“一中心三平台”:全球创新中心、WeHotel全球共享平台、全球统一采购共享平台、全球酒店财务共享平台,通过优化配置全球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开放一面“加快走出去” 一面“推动引进来”


锦江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后,帮助卢浮打通市场渠道,将部分国内存量酒店改造为卢浮品牌的样板酒店,同时引入旗下本土品牌维也纳负责运维,把卢浮品牌特色与中国市场、商旅人士的特点融合,避免外企水土不服。如今,卢浮的三个主力品牌郁锦香、康铂和凯里亚德,均已强势布局中国市场。


今年8月,锦江确定全球组织架构和全球品牌发展规划,计划加快推动丽笙、卢浮等9大品牌进入中国市场,3年发展1000家酒店。市场互通的同时,东西方文化也以经济交流为载体,加快交融。锦江国际集团的25万海外员工中,很多人过去从没来过中国,大家对中国和中国企业既有好奇,也有人多少存在一些偏见。如今,中外员工成为同事,中国企业的开放文化让海外员工消除误解、放下偏见,大家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深厚友谊。


“锦江既要代表中国、代表上海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也要代表中国、代表上海,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的新形象。”俞敏亮表示。


(来源:徐蒙、戚颖璞,解放日报,2019年10月2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