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说:近年来,开封市抢抓国家“三区一群”、中部地区崛起、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等重大战略机遇,经济增速较快。如今,开封提出“文化+”战略并已进行了多方探索,激活了遗存丰厚的文化元素:文化产业项目相继闪亮登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高,“文化+”战略成为这座千年古城复兴的新引擎。
开封自贸片区、深圳文交所双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文化金融赋能和艺术品金融创新为重点,深度挖掘“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共同促进河南及周边地区与深圳文交所场内的优质泛文化企业和项目、金融机构对接,推动文化产业要素的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流动,为地方谋发展。
文化贸易的开放先行区
开封自贸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肖文兴介绍,开封自贸片区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明确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核心定位的自贸片区。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位于中心城区西部,毗邻郑州,处于国家级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区域。它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创意设计、文化传媒、文化金融、艺术品交易、现代物流等服务业。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开封自贸片区要坚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统筹整合中原地区“宋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文化+”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坚持开放融入,探索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推进文化产业跨境投融资和“走出去”便利化,加快融入全球文化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构建完善的文化金融体系,积极探索建设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争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打造中原地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构建国际文化贸易和人文旅游合作平台,全力将开封自贸片区打造成为以文化为特色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区和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
开封片区的溢出效应显现
截至今年上半年,开封自贸片区注册企业4522家,是挂牌前的24倍多;进出口总额8.9亿元,同比增长374.9%,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4.8%;带动全市进出口、出口增幅在河南省18个地市中排名均列第1位;税收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95.7%,挂牌至今累计税收比挂牌前增长40.7倍。自贸区建设的溢出效应逐步显现。
开封自贸片区的设立,使开封这座既不沿海又不临边的内陆古城一跃跨入改革开放最前沿,其先行先试的“22证合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一码集成服务”等多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两年多来,落户开封自贸片区的企业注册资本金近800亿元。深圳文交所在开封自贸片区设立运营中心,正是对其建设的充分认可。
合作共赢谱新篇
早在今年4月8日,开封自贸片区已与深圳文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文化金融、艺术金融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合作。5月19日,深圳文交所“中国文化产权登记备案平台”河南自贸区专区和深圳文交所艺术品资产托管平台河南自贸区专区两个专属平台,也已在深圳正式启动。
该负责人介绍,深圳文交所河南自贸区运营中心的主要职能将包括:全面承担双方约定区域内文化企业的登记备案及托管工作,做好孵化辅导和国有文化企业产权交易投融资配套服务;推动建设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落地开封自贸片区;与深圳文交所总部各交易平台对接,开展保税仓、艺术品托管、艺术品拍卖交易及展示业务,如面向海外回流中国艺术品承接古典艺术品保税业务,面向国内收藏家开展托管业务,依托“一带一路”、通过保税仓实现现代工艺美术品走出去;以成立实体法人银行为发展方向,推动艺术银行落地开封自贸片区;推动古建交易中心和古建文化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落地开封自贸片区。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9年08月10日02版,内容有删减,记者: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