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思】如何规避海外旅游市场“软风险”?
2019-08-07 19:53:00 来源:上海文旅院 浏览:583

文旅说: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日趋严重的“反旅游”的社会现象。在当今不少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民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海外旅游市场的“软风险”现象似有愈演愈烈趋势,且呈现蔓延态势。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楼嘉军教授等认为“软风险”潜在的市场破坏风险不容小觑,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有效规避。

现实中,海外旅游“软风险”的严峻程度以及潜在的破坏性后果正在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海外旅游市场“软风险”现象呈现蔓延趋势、旅游市场“软风险”的潜在破坏力在不断积累、海外旅游目的地市场的“限客”措施将成为常态等方面,如何有效规避海外旅游市场的“软风险”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亟待树立旅游“软风险”的防范意识,完善现有的预警体系


旅游“软风险”是近年来在海外旅游市场逐渐形成的新现象,却蕴含着极大的潜在风险,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急需对现有的仅仅针对旅游“硬风险”的预警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将应对“硬风险”与化解“软风险”联动起来,做到“软”“硬”兼施,避免市场被动,减少不必要损失。


构建全国统一的旅游风险预警平台


加强对中国公民海外热点旅游目的地市场“软风险”现象的舆情监测,近期应以欧洲旅游市场为重点,为海外旅游目的地市场“软风险”的防范与预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在线旅游风险预警平台,为从事海外旅游业务的企业与公民出国旅游提供风险预判。


发挥驻外使领馆、记者站和中资机构的综合信息渠道功能


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通过驻外使领馆、中央媒体海外记者站以及相关中资旅游机构掌握所在国旅游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形成关于海外旅游市场“软风险”现象的综合信息,与国内研究机构的舆情研究和预警平台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性的预警、预判与预防作用。


建立常态化的市场评价监控机制


利用大数据对中国公民海外旅游目的地市场,尤其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市场实施动态的承载力预估,定期发布旅游“软风险”市场评价报告。依据测定结果,划分为不同的“软风险”预警类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避免一刀切。


从事海外旅游业务的企业要加强海外旅游市场的多元化拓展工作



从近期讲,防范日趋严峻的“软风险”现象可能带来的潜在冲击;从远期看,为不断扩大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打开更加宽广的市场。



加强公民文化素养教育,提高“软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公民个人而言,一是合理规划行程,慎重选择海外旅游目的地与居住地。二是养成约束自己的自觉性与责任感,这是规避“软风险”伤害、实现自我保护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文章来源:《中国旅游报》2019年08月06日03版,内容有删减,作者:楼嘉军  李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