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门票收费困境如何解决?
2016-07-08 16:37:00 来源:转自 《中国旅游报》2016年7月8日第3版 浏览:1525

原标题:创新公共资源管理破解门票依赖难题


只有通过旅游业发展方式与发展机制的改革、创新与转型,科学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才能逐步摆脱门票依赖症,推动实现持续、高效发展。


□李萌


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河北“草原天路”景区收费风波和云南丽江古城收取古城维护费引起商户停业抗议事件已逐渐平息,但这些事件的本质性问题仍值得深思,它反映的是新经济环境下旅游公共资源管理遇到的困境。从上述话题的舆论演进过程可以发现,这一现象产生的时代氛围与社会土壤以及争议平息后尚未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仍需要深入探讨。


首先,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景区收费问题容易陷入民意舆论困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经济发展中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呈现,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被快速重构,共享经济、免费经济成为广为流行的生产、消费模式,顾客端的免费时代悄然开启。与此同时,近年来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场所相继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由此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性的免费共享的消费心理定式,加之消费者维权意识与诉求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便捷表达,使得旅游景区尤其是公共资源依托型景区的收费问题,不管是免费变收费还是价格上涨,都容易受到民意和舆论的指责与围攻。近年来,这一情况不断发生,成为被人诟病的一个话题,甚至可以说是陷入了一种困局。这一现象跟当前我国旅游业战略定位提升、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影响扩大的产业地位与产业形象形成极大反差,其中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得到破解。


其次,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创新转型是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就上文提及的景区收费争议事件而言,其深层次原因是,“草原天路”景区和丽江古城景区尚未找到兼顾公共资源保护、旅游经济发展和游客体验质量的良性发展路径,没有很好地设计出吸引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合作发展模式,而只是依赖沿袭多年、最为简单的收取门票的方式。破解这一旅游公共资源管理困境的出路,只能是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创新转型。


这需要从贯彻落实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生活需求和旅游消费升级趋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以符合现代消费方式与消费趣味的技术与模式,充分挖掘、释放旅游资源的多维价值,积极开发建设旨在改善游客体验质量的信息数据库和产品族群,有效构建开放共享条件下旅游业新型监管体系,切实提高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新经济环境下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新的生成及分享模式。


只有通过旅游业发展方式与发展机制的改革、创新与转型,科学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产业基金、业态规划、创意设计、市场激励、生态补偿、信用评价等现代产业发展手段的作用,才能逐步摆脱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门票依赖症,实现旅游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再次,提高旅游公共决策能力与水平是避免陷入舆论困局的基本要求。“收费决策、大众吐槽、媒体追问、专家发声、政府回应”这一消极被动的“决策——反馈”模式在旅游行业不断上演的现状,清楚表明了政府旅游公共决策的能力与水平亟须提高。就旅游景区收费这类决策而言,至少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对旅游景区收费相关决策需科学审慎。公共资源依托型旅游景区的收费是一个涉及公共资源管理、游客及居民利益、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企业经营诉求等多方关切的公共问题。是否收取门票、门票价格数额的确定不应完全出于政府、相关企业投资运营成本及收益的考虑,而应优先考虑政府的公共资源管理职责和市民、游客的休闲旅游权益,而且要对现有景观、景点、环境、设施、服务、游客体验价值、投入等复杂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测算与权衡,以此为基础,做出大的判断。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随意决策、单向决策的问题。


二是旅游景区收费相关决策机制与过程要规范和优化。须严格按照依法行政的规定要求,遵循一定的公共行政准则,在网络化环境下提高公共决策的社会开放度、透明度和参与性。其中信息透明尤为重要,比如,旅游活动的资源环境影响问题,需要有来自社会公认的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评估报告;景区门票收入的使用问题,需要做好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翔实、科学的数据和客观分析是制定决策的坚实支撑,决策程序正义是决策公信力的基本保障。


三是对于舆论争议需积极主动引导。面对舆论争议,政府管理部门应在科学预判的基础上主动作为,科学作为,敢于对话,积极引导。可以通过官方媒体(网站、微博、微信、报纸)和新闻发言人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回应公众关切,深入说明相关决策制定的背景、目的和依据。还可通过权威专家、行业协会等,科学阐明公共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保护、游客体验保障之间的良性共生关系。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公众沟通,有助于消除误解,更有助于扭转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认识,对推动形成共识、避免陷入舆论困局有积极帮助。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正在进入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大跨越的新阶段,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发展要素、发展方式正在快速变化,政府相关部门要勇于改革创新,以更加科学的理念、专业的方式和灵活的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公共管理职能.


(作者:李萌,中国社科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引用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