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速器模式之一——大学附属的技术转移机构
1. 一般形式的技术转移机构
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为使教学研究结合市场需求持续发展,早在1964年即成立技术转移公司Yissum,从信息、农业、化学、物理到医药等不同领域产业,强生、宝洁、默克、罗氏、诺华、微软、英特尔、可口可乐等都是或曾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Yissum在大学学术研究转化成实际可行的市场产品之间,扮演桥梁角色。成立50年以来,其商业化成果从医药到农产品都有,如用于治疗失智症的Exelon和癌症用药Doxil、新品种的樱桃西红柿cherry tomato,都是学术研究与企业开发合作的成果。
Yissum除了让学术成果产品化外,也负责维护学术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目前,Yissum旗下的专利超过8,500个,授权技术多达700项,每年为希伯来大学创造逾20亿美元收入。2013年产出170个新发明、47个新专利,研究人员分配到40-60%的收益。
2014年促成Mobileye筹资达8亿9千万美元,是以色列在美国最大的IPO。此外,还推动衍生1,500万美元研发合作规模、60个新的技术授权公司、6-8个初创企业、并与10个全球最顶尖技术转移公司合作。
Yissum公司的优势在于希伯来大学拥有占以色列43%的生物技术研究力量、以色列约30%的学术科学研究资源、23,000个学生,超过1,000个全职研究员(超过400个研究员从事应用研究)、5个附属医院、6个校园、3,500个研究项目、100多个研究中心,以及超过1,500个博士后研究员。
由此可见,这一私营机构拥有以下三大特点:
· 运营模式独具一格——与希伯来大学采取公私分途运作方式,希伯来大学为非盈利机构,Yissum公司为商业导向的营利机构;两者各自独立。希伯来大学代表出任公司董事会董事(3人,总数8人),串连两单位的合作关系。机构营运策略是,积极寻求技术授权者(研究人员)、衍生公司的发起人、创投、合作研究案的资助者、合作人为营运合作伙伴。
· 采取技术转移收益回馈的营运模式——该校研究人员一旦有新发明,即向Yissum公司提出申请,后者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及产业化流程,知识产权所有人100%为Yissum,因此,业界需向Yissum支付权利金,而Yissum则再回馈权利金给研究人员及学校;研究人员获得4-6成收益,由此形成一良性循环。
· 产学合作交流密切——Yissum公司的工作内容是协助及执行双方磋商合作协议,强调有效利用实验资源,进行产学合作研究规划,互利于研究人员和产业界双方;帮助建构研究合作双方工作内容,包括研究人员负责执行研究,业者负责确认合作范围及预算,合作期间并须与研究人员密切合作,以确保研究成果符合预期。
案例:以色列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案例——Mobileye
Mobileye堪称近年以色列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典范。通过希伯来大学教授Shashua发展公司,通过他本人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竞争优势,不断联结产学研资源,直至实现当下的企业成功。
Mobileye由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Amnon Shashua教授和Ziv Aviram在1999年创立。自创立之日起,Mobileye即将公司使命定为研发智慧驾驶辅助系统的公司,专注开发和推广安全的驾驶视觉系统,以协助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保障乘客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
Mobileye熬过8年没有盈利的时间,直到2007年才签订第一个生产协议,终于在2014年IPO前,共进行10轮融资,每年融到的钱都投入到新的研发中去。
Mobileye在2014年8月1日在美国纽约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资达8.9亿美元,市值超过80亿美元,创下以色列公司在美IPO最高纪录。该公司主要的技术为“单一摄像头集成多种应用辅助驾驶”——当汽车在公路上偏离所在轨道时,Mobileye的车载装置便会不断发出警示音,直到驾驶员把车辆驶回原车道。同样地,当汽车距离前车偏近,抑或车前方突然出现移动物时,该车载装置都会发出警示,提醒驾驶员注意车速和周围环境。从汽车、行人、自行车,到车道标线、交通标志等人眼能够识别的目标物,Mobileye的摄像头采集画面后,再经处理器分析识别,并能精准测算出与这些目标物之间的距离,再根据现场情况即时做出预警提示。
Mobileye经过十几年低调研发,Mobileye目前在单一摄影机视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方面领先全球,提供芯片搭载系统和计算机视觉算法运行客户端功能,如车道偏离警告、基于雷达视觉融合的车辆探测、前部碰撞警告、车距监测、行人探测、智能前灯控制、交通标志识别、自适应巡航控制等,其技术也被宝马、通用、富豪、现代等多家全球汽车公司应用于生产的车辆中。
Mobileye在无人驾驶领域,因技术领先而被众多华尔街投资人所看好。在由原google领衔的无人驾驶汽车领域,Mobileye通过技术革新,将原先高达数十万美元的无人驾驶技术成本压缩到仅仅几百美元,最大优势在于只使用一个摄影机就可将多个路况探测应用整合在芯片中同时运行,大大节省在车体内的占用空间和成本。
Mobileye认为欧盟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日益严格的监管标准将有助于Mobileye发挥其技术潜力优势,从而获得了更多潜在市场机会。该公司的技术统计显示,这一新生系统可使驾驶员降低40-47%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的机率。目前,Mobileye在荷兰、美国、日本和塞浦路斯设有办事处,数年前也在中国设有代理公司,并与许多中国汽车企业开展合作。
2. 魏兹曼科学研究院(Weizmannlnstitute of Science)
1934年,魏茨曼及Benjamin M. Bloch创立Daniel Sieff研究院,1949年11月更名为魏茨曼科学研究院。该院是一个以研究为主的机构,有5个学科(生物、生物化学、化学、物理以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18个学科门类,800个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2,400名各类科研人员(包括20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近千项研究。教学事务由研究院主管,招生数仅有800人(200名硕士生和600名博士生),师生比为1:2。40%的学院经费来自政府,30%来自捐赠,30%来自合作厂商提供资金。
魏茨曼科学研究院与以色列其它大学不同之处,是仅提供理科的研究生及研究生后课程。魏茨曼科学研究院位列多所世界领先多学科研究中心之一,2011年被The Scientist杂志评为非美国院校中学术界的最佳工作场所。
魏兹曼科学院强调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具潜力可衍生新创事业的技术、试图突破产学之间的鸿沟、并且借力大学的专业管理资源,强化知识产权布局。
魏茨曼科学研究院下属的耶达研究及发展有限公司(Ye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于1959年创建,是全球盈利最高的技术转移机构之一。
Yeda专门负责该校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每年约有70项由学院获得的专利(包括遗传物质和新材料等)交由Yeda负责后续推展工作,并在以色列国内外申请保护这些专利,寻找厂商开发学术发明成果,特别是与临近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合作,完成从实验室到市场全过程的各项产业化步骤。
Yeda公司的大致工作流程分以下几步:
首先,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学术研究人员向技术转移公司报告具商业潜力的科研发明;其次,技术转移公司对有关发明进行评估,如评定具商业价值,办理专利权申请并将技术发明商品化;随后,以色列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就新技术申请专利,并授权厂商发展、使用或出售有关科研发明,获授权的厂商需支付费用,而收入由科研发明者及所属研究机构共享。
每年,Yeda平均向以色列全国介绍推广约3,000项技术;向有意向的公司提交250份机密技术信息,签署40项新的专利许可协议;80多项科研项目通过Yeda得到资助,同时还帮助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士申请200多项专利技术信息。
以Yeda案例来看,组织结构简单,却充满活力,人员具有科学、法律、贸易等多样专业背景,主要任务包括:
· 了解产业界的人力需求与应用技术,进而结合产业界的实务需求,为有意承接大学研发成果的企业寻找合适的课题或研究人员;
· 有效地促进大学或研究所的应用研究,协助研究人员完成专利申请的手续,为已有专利的开发应用寻找合作伙伴;
· 整合运用研发资源,结合民间企业需求,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学术界应用研究,培植企业研发潜力与人才,增进产品附加值及管理服务绩效;
· 建立面向新创企业加速器和合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管理支持,努力成为产业界技术研发的坚实后盾,协助新创企业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研究揭示,以色列大学与研究机构的科技研发经费绝大部分靠基金会、政府和产业界的支持。因此,机构或大学很早就开始与政府研究计划相结合,并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以寻求更多的科研经费。当前,以色列有6家大型技术转移公司,全部设在大学或研究机构里,主要是将学术成果转换成产品和服务,这些技术转移公司特别积极地从事专利申请,其发展形式和体制机制或可值得探究一番。
(四)加速器模式之二:创新培育场所The Library
在全球创业生态系统中,声名在外的特拉维夫是排名仅次于硅谷的创业城市,因此,吸引相当多国外新创团队前来进驻。特拉维夫1/3居民年龄介于18-35岁之间,年轻且具创新活力。
目前,位于特拉维夫的创新培育场所有The Library、Mazeh 9、Atidim7等三处,基本目标是有利于年轻创新者和企业家。这三个空间拥有25个不同的新创企业与团队,提供40个以上工作空间,目前尚有超过20个新创团队等待加入。
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的TheLibrary,为特拉维夫的创业生态系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致力于构建特拉维夫的创业网络、建立创业者的竞争合作机制、并试图排除新创企业的法规障碍、办理研讨会进行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媒合活动。以色列通过将公共图书馆的一部分,改建为专门面向创业者的培育空间,将图书馆的传统知识、教育能量和创意价值转化并注入技术创新,持续孕育新创团队。
The Library认为对创新培育场所而言最重要的是提供优质地点,便于为新创企业提供成本便宜的智能型协助空间。因此,竭力提供共同讨论交流的工作空间和设施,致力开发网络创业公司和技术公司的团队。此外,图书馆提供联谊活动、交流聚会以及专业基础设施,为年轻的技术创业梦想家提供创意圆梦空间。
The Library举办各种活动,促进创意团队间的联结,不时主办10天到2个月的工作讲习激荡众人的智慧,并通过3-6个月的时间进行实质培育,逐渐凝聚加速器基本的核心能量。
此外,还举办挑战杯创业竞赛(The Challenge Cup),作为全球性的创业竞赛,与全球最重要的16个创业枢纽空间进行串联,提供奖金资助最有前途的新创企业解决包含教育、能源、卫生和城市等在内的四大领域挑战。
The Library另提供65万美元的资源,挑选4个获奖团队,提供创意团队免费前往美国华盛顿进行学习。而在吸纳国外团队方面,目前对法国的创业团队提供为期2-3周的创业团队交流,针对创意点子,进行技术与市场层面的辅导与培育。
(五)加速器模式之三:IBM的Alpha Zone Accelerator
1972年,IBM在以色列海法市成立了研发中心,研发人员每年推出数百项专利,而IBM全公司每年申请超过6,000项专利,远超过其它科技公司。其中,IBM在以色列的分公司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公司在美国的研发团队。
IBM在过去10年收购13家以色列科技公司,如金融安全产品供应商Trusteer于2013年被收购,成交额高达10亿美元,为以色列科技公司收购史上价值最高的案例之一。IBM通过安全技术、云技术和存储技术方面的收购以及软件开发,使得IBM以色列分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尖端技术发展聚集地。
以色列在2014年成立新的加速器Alpha Zone Accelerator,IBM团队运用大量资源推动新创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营销,但不收取任何回报,其主要目标是与具有创新力的人才和公司建立合作机制。
Alpha ZoneAccelerator在以色列公告一个月内,短短几天收到世界各地的公司的申请,包括和以色列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国家的公司,显示国际上对以色列创新的肯定与期待。
Alpha ZoneAccelerator培育的新创企业开发的技术遍及各个领域,包括运输、能源管理、广告和医疗设备等。在医疗领域,Bio P Medical公司研发出一项独特设备,可快速低成本地检查出子宫颈癌。EmeraldSolutions公司已为皮肤癌的前期检查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数据库。
受该加速器培育的公司在为期两年的培育项目结束后,将会在以色列和其它地区进行专门的技术展示,完成与IBM全球的客户交流,IBM的销售人员亦会在现场介绍说明公司技术及产品。
IBM在大数据分析、云技术、移动技术、安全、物联网以及商务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因此,加入Alpha Zone Accelerator创业公司的共同点就是对大数据技术的开发,通过定位、收集和分析大量信息来设计解决方案,这也恰好和IBM拥有最具创新性的大数据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在整个加速器孕育直至推出过程中,IBM始终强调以大带小、结合公司现有优势与未来需求的推动模式,除不会对参与加速器项目的公司要求任何股权或任何费用外,而且将技术卖给IBM公司也无需任何条件。同时,IBM亦不会获得属于项目成员的任何知识产权。IBM这种通过公司既有优势将领先的尖端技术渗透到各产业与层面的运作模式,值得我们在发展培育加速器模式中有所参考。
Alpha ZoneAccelerator吸引每一家新创公司参与,其原因在于提供企业和技术顾问的专业辅导,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研发专家的建议以及建立新创企业集资的长期计划,在加速培育期间努力建立IBM与新创企业融为一体的创新合作模式。经加速培育后,IBM提供国际化资源,协助参与培育的新创企业推动成熟的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并建立与创投网络合作的机制。这一合作模式中,新创企业拥有技术,IBM公司拥有强大的销售能力,通力合作可将以色列的更多技术带到世界舞台,这种合力推动加速器的国际化营运模式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以色列无论在推进官办民营的孵化器或全部私营的加速器方面,皆是竭尽所能。该国通过引进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尽其所能让学术界和产业界双边沟通合作,并寻求最佳资源协助产出。在此机制下,科技研发成果经过市场机制淘汰下,能够迅速脱颖而出,也让极具市场与产业价值的成果,得以成为新创企业或是其它企业的并购目标,促成以色列创业创新文化日新月异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