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加速中国体验经济发展
2016-06-17 10:56:00 来源:转自 上海城市创新经济研究中心 浏览:1645

“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体验经济》作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

无论我们是否感觉或者是否承认,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生活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体验正从货物、商品、服务等传统经济提供物中分离出来,成为主流消费趋势。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斯坦利·莱波哥特在《追求幸福:20世纪的美国消费者》一书中所指出的:“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街边集市采购,他们只是为了最终获得各种他们所需要的体验。”而今,随着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的即将开园,中国将正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一、迪士尼是全球体验经济领导者


迪士尼是全球体验经济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从其创意的诞生之日起,就是最早期体验经济的经典之作。在1953年的迪士尼商业计划书中,迪士尼就将自身定位于“人们发现快乐和知识的地方”,并在首期宣传手册中称之为“娱乐界的新体验”。迪士尼乐园通过不断把新层次的体验效应附加在卡通片中,使游客们主动参与到一系列尚未展开的故事之中,演出了一个个具有完整视觉、声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作品,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全新体验,开创了体验经济之先河。


自迪士尼乐园开始,体验经济逐步延伸至游戏业、餐饮业、娱乐业、体育业以及IT业等,最后普及到各行各业,成为潜力巨大的经济新生力军。随着体验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竞争对手的快速增长,迪士尼乐园继承其初创者的精神,不断创造出体验经济新业态,保持其竞争优势。迪士尼不仅持续推出迪士尼学院、迪士尼俱乐部、迪士尼邮轮、迪士尼婚礼等实体体验业态,更是创新加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元素,开发在线旅游、在线会展、互动媒体、网络视听等新兴体验业态,抢占虚拟体验经济新高地,充分拓展体验经济新领域。


体验经济的发展,也带动迪士尼乐园摆脱单一依赖门票收入的传统主题公园盈利模式,通过俱乐部、酒店、餐厅等度假区周边产业,放大二次消费效应;通过影视内容开发、影片制作、媒体创意等文化产业,拓宽影视产业盈利空间;通过电视节目制作、网络游戏、网络购物、在线服务等网络产业,增强产业链利润中心的成长动力;通过品牌授权、衍生产品制造等新兴制造业,拓宽衍生产品增值空间。


体验经济以其经济价值的高增进性特点,为迪士尼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由此可见,迪士尼乐园与体验经济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两者紧密结合,互相联动,共同发展。


二、上海迪士尼乐园将带来五大体验


迪士尼乐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游客自身体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创造具有鲜明的迪士尼特征的“快乐体验”,主要包括:


一是通过美轮美奂的场景布置、华丽眩目的游园表演以及舒适便捷的配套设施,带给游客美妙的感官体验。


二是通过人性化的经营理念、永远微笑的工作员工以及细致周全的亲情式服务,带给游客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是通过不断创新的高科技设备、差异化的文教活动以及随处可见的园区科普知识,带给游客新奇的思考体验。


四是通过惊险刺激的机械项目、身临其境的表演互动以及定制婚礼等个性化服务,带给游客梦幻的行动体验。


五是通过打造梦想成真的奇妙世界,激发游客释放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思维、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带给游客融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等体验为一体的关联体验。


三、体验经济将成为第四种经济范式


在体验经济出现之前,人类社会经济范式主要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三种范式。


农业经济自原始社会开始,一直持续了几千年。在这一经济阶段中,人类采用原始技术和生产工具,主要从事第一生产——农业,辅以手工业,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兴起,工业革命推动形成以工业化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经济。工业经济阶段的生产力从以农业的物质转化为主,发展为以能量转化为主,使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但对机器的过分依赖导致了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忽视,压抑了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工业革命以来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例日渐减少,作用日渐削弱,而各类新兴、门类繁多的服务部门蓬勃发展。在服务经济中,具有无形性、同步性易逝性、异质性、不可转让性和规模性特征的服务代替商品变成了社会的主要经济提供物。


进入21世纪后,体验经济开始崭露头角。物质文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以及龙头企业对消费观念的引领和示范,使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特色和利益逐步淡化,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特色和利益”,即“体验”。能给人们带来的个性化、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服务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供顾客消费的重要提供物。从历史角度看,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的非理性内存外化的必然结果。


四、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有本质区别


一是消费行为不同。服务经济时代,生产行为强调分工及产品功能,消费行为则以服务为导向。而体验经济时代,生产行为以提升服务为首,并以个性化商品为道具,消费行为则追求感性与情境的诉求,创造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并注重与商品的互动。


二是消费者角色不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均是卖方经济,所有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消费者之外,不与消费者发生关系,消费者也不参与企业价值的形成过程。而体验经济的定位是完全以消费者为中心,从消费方来理解和强调产品,体验是消费的,同时又是生产的过程。消费者参与企业价值的形成过程,体验本身就是目的。此时企业的主要工作是为消费者的体验提供舞台,真正的体验要由消费者来实现。消费者可以在实现体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使体验品产生更大的价值。


三是满足的需要不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满足的是一般生存需要,服务经济满足的是发展需要,体验经济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体验经济从市场需求角度强调人的体验需求开始转变为现实需求,从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自我实现需求,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快乐;对企业来说,就是发展动力和成功要素。让用户快乐和成功,是工业经济的价格战和服务经济的服务战之后,价值链上移的主要战略空间。


四是功能不同。产品是有实体的,服务是无形的,而体验是难忘的。服务经济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当消费者购买一种服务的时候,实际上买的是度身定做的一系列无形活动。而体验经济没有解决消费者的任何问题,也没有留下任何有形的东西。当消费者购买一种体验的时候,买的是时间和享受,消费者在这段时间里享受一系列值得回味的活动,认为它比有形的东西更值得珍视。


五是收费和定价不同。服务经济时代,体验消费的提供者不对消费者的体验活动进行收费。而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消费的提供者对消费者的体验活动进行收费。服务经济时代,价格变动的程度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体验经济时代,定价将主要取决于消费者获得的价值,而不取决于企业为设计体验所付出的成本,是与产品的实际理性价值相背离的。其价值是由体验者的心情、感受来决定,体验者认为花费那么多是值得的,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企业有比较柔性的定价权,定价的空间非常灵活。


六是核心竞争力不同。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质量,服务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管理,体验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创新。体验经济的关键在于必须给顾客留下深刻和永久的记忆,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通过不断创新,制造独特的主题和创意。继标准化服务之后,创新将是体验竞争的焦点,唯有创新才是体验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五、上海要成为体验经济先行者


迪士尼项目是上海率先发展体验经济的重大机遇,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率先发展体验经济,成为体验经济先行者。


1、准确把握体验时代的消费需求


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需求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主动化和求美化。必须充分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个性、价值取向、生活观念与方式,科学预测消费者行为变化趋势,把握消费者体验的敏感点。大力塑造品牌形象,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创新,不断强化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功能,提升消费者体验共鸣,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深入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着力创造体验价值新亮点,不断满足消费者体验新期待。


2、创新体验经济业态模式


体验经济是与人的感受和体验密切相关的经济形态,因此,它不仅存在于服务经济,也渗透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各个环节。因此,必须推进与体验相关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领域业态创新。要大力发展与消费者体验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金融业、教育、旅游、文化、体育和娱乐等产业体验式发展,加快会议会展、创意制作、专业服务、定制服务等体验业态创新发展。深刻把握消费者的真实和虚拟需求,加快新一代信息网络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拓展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互动服务新业态,不断增强消费者整体体验。


3、引进培养体验经济的人才


体验经济是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形态,其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体验经济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对人才特别是能制造体验的高端人才的依赖,远远高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必须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和海外引进并重,重点吸引一批具备全球视野、熟悉国际规则、拥有国际经验的高层次体验经济人才。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针对体验经济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制定体验经济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注重体验经济需要的情感投入教育,培养一大批专业化的体验经济人才。


4、培育体验经济龙头企业


体验经济的整体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要顺应体验经济发展趋势,加强对国内外体验经济重点行业的现状情况、发展趋势以及龙头企业情况进行跟踪,鼓励申迪等大型服务业企业开展大规模量身定制服务,加快实行统一采购、配送、资金、信息、标识等业务管理,打造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强、带动性和辐射能力大的体验经济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率先成为体验经济服务标准、模式、机制的创立者,建立健全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加快相关制度与国际接轨。


5、破除体制机制瓶颈制约


从国际经验看,体验经济的发展首先要突破制度约束,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从而促进体验经济市场化发展。上海要发展体验经济,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给予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体验经济相关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抓紧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要深化与发展体验经济有关的体制和管理改革,在明确行业要求和经营资质的前提下放松进入管制,扩大非公有经济比重,促进体验经济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增大,形成多元经济主体参与的充分竞争的格局。加大市场开放力度,放宽市场准入领域,鼓励外资及民营资本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体验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


6、着力营造体验经济氛围


现阶段,我国的体验经济仍属于新兴经济领域。必须要加强对体验经济的宣传工作,加强对体验经济的内涵特征、发展规律以及重要意义的学习,在全社会形成推动体验经济发展的合力。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力度,唤醒全社会体验消费新期待,加快社会体验消费升级,不断创造体验价值新热点,全面提升体验经济的质量和规模。要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体验经济相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