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谋划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新一轮发展战略思路和路径举措,研讨破解制约佘山度假区未来发展困难与障碍的政策建议,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管委会、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联合组织举办了“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新一轮发展专家咨询会”,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何建民,复旦大学全球旅游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沈祖祥,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阎加林,上海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王克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展处副处长向明勋,5位沪上高校、智库知名专家应邀参加会议并做了精彩发言。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佘山度假区松江管委会主任于宁,松江区政协副主席、区旅游局局长金冬云,松江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吴建良,松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松江区文广局党委书记、局长徐界生,佘山度假区松江管委会领导班子以及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专家发言内容本公号将分几期推出,跟业内同人分享。本期推送阎加林副院长的发言概要。
尽管经过20多年的建设,佘山度假区现在已经成为上海市民的一个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但佘山旅游,包括松江旅游在市外尤其在国际和国内的知名度、美誉度相对来说还不高。怎么去扩大国际上的推销、传播和宣传的力度,急需加强。过去十年我一直驻外工作,在德国工作期间接待过很多国内的团,但是很遗憾没有看到来自上海松江的团。德国柏林每年一度的旅游博览会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旅游界的盛会,但是我也很遗憾没有看到过松江的展位。德国是欧洲世界上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也是酷爱旅游的一个国家,能在德国做一些市场营销和推介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对佘山度假区新一轮发展提出6点建议:
继续坚持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发展理念
未来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还是要按照市里面提出的定位要求,继续提升度假区的休闲度假功能,继续坚持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发展理念。促进旅游跟山林、湖泊、田园、生态景观有机交融,突出发挥生态、人文、旅游的特色,牢牢守住生态的底线,这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也是第一个要强调的。
深度挖掘旅游的人文资源
在旅游当中讲好佘山的人文故事,演绎好广富林遗址的上海之根的文化内涵,传承好松江全域旅游当中独有的文化基因,争取市外尤其是国内和国外的游客对于松江旅游文化更多的认同,这是下一步在旅游业质量提升、品质提升、能级提升、功能提升方面必须要考虑的。
着眼打造松江旅游新名片
要继续聚焦我们通常讲的比较多的“+旅游”和“旅游+”,促进旅游与文化、与休闲、与工业、与农业、与曲艺的交汇融合。要注重旅游的新业态,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培育和开发。更多满足多层次、多层面旅游消费需求。坚持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和旅游会务几个方面的并举,全面提升佘山和松江旅游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
要突出内涵,提升品质,提升能级
要注重旅游功能性项目的优势,尤其抓好一批提升松江人文内涵、新城风貌和城市整体形象的项目,包括广富林遗址后续的开发,包括郊野公园建设,包括佘山风情街,还有就是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上博去年搞了一个大英博物馆的展览,反响很大,102天当中的文创收入达到1700万。
推动释放松江及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政策红利
一个是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在政策共享方面应有新举措,还有一个要争取自贸区、虹桥商务区还有国家会展中心的政策向佘山旅游度假区的转移延伸,需要有一些新的进展。希望能够把松江区里现在提的构建“东有浦东迪士尼、西有佘山广富林”的格局,纳入到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总体布局当中去,以此强化和凸显松江、佘山的独特旅游地位。
推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一是要加强条块集中统一领导,优化完善纵向和横向结合的协同推进机制。佘山市、区两级管委会这个工作关系要理顺,度假区管委会跟松江区政府的工作机制也要理顺。二是把旅游发展中的顶层设计跟基层的创新探索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市、区两级对旅游工作统筹领导的前提下,还要注重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尤其是相关镇、村和景区的积极性,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举全区之力共谋松江旅游发展整体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