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谋划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新一轮发展战略思路和路径举措,研讨破解制约佘山度假区未来发展困难与障碍的政策建议,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管委会、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联合组织举办了“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新一轮发展专家咨询会”,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何建民,复旦大学全球旅游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沈祖祥,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阎加林,上海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王克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展处副处长向明勋,5位沪上高校、智库知名专家应邀参加会议并做了精彩发言。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佘山度假区松江管委会主任于宁,松江区政协副主席、区旅游局局长金冬云,松江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吴建良,松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松江区文广局党委书记、局长徐界生,佘山度假区松江管委会领导班子以及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专家发言内容本公号将分几期推出,跟业内同人分享。本期推送向明勋老师的发言概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佘山要站在更高起点谋划新一轮发展,着力推动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提升发展能级。具体来说,要把握大势,做好“顺势”、“借势”和“造势”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顺势
1、旅游业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十九大以后,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打造高品质生活。旅游业是提升生活质量、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旅游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民生要求。佘山要深刻认识旅游发展的这一新趋势新需求,以“发现美丽、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为主题,主动作为,利用好“老天爷”的自然禀赋,挖掘好“老祖宗”文化内涵,提供有效供给和高质量供给,满足好“老百姓”美好生活的需求,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布局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风口
未来将出现大都市居民消费升级的全面释放。上海市民提高休闲生活质量和优化生活方式,将给郊区休闲度假区带来较大的需求。而旅游休闲度假将成为融合各类幸福产业和美好生活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发展旅游、文化、健康、休闲为代表的幸福产业带来重要的机遇。
3、旅游业将经历深层次结构性转变
未来,旅游业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品质发展阶段。例如,旅游业将从从门票经济走向产业经济、从经济组织走向复合组织、由中低端市场向多层次市场转变、从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变、从单一观光向多重复合转变、从部门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等。迫切需要佘山从旅游管理、市场定位、资源整合、产品优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优化。
借势
1、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下阶段,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这给佘山旅游带来历史性机遇。因此,佘山需要主动作为,在旅游线路对接、客户定制、产品组合、营销宣传、旅游标识等方面,加快开拓长三角市场,推动长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
2、借力大虹桥区域发展机遇
随着今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将带来商务、旅游、休闲人流,也给佘山吸引客流、打响品牌带来历史性机遇。同时,作为上海服务长三角的商务、交通中心,大虹桥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的重要载体,这也是佘山未来发展的重要客流来源地和宣传窗口。
3、借力上海“四大品牌”建设
“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上海将着力打造“四大品牌”,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地区、虹桥商务区等标志性区域的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地标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佘山主动作为,争取纳入市“十四五”规划,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的支持。
造势
新一轮发展中,佘山要主动作为,坚持“人文、生态”特色,对标世界一流、对标最高品质,整合和注入“时尚、娱乐、休闲、商务、会议、体育、康体、节庆”等内容,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彰显高品质生活,打造融旅游、文化、健康、休闲于一体的幸福产业集群,打造要素多元、功能复合的大都市环城游憩休闲区,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著名的休闲度假地和生态型国际化生活方式展示区。具体要实施六大战略:
一是区域联动战略。主要包括联动长三角,加强与周边区域联动,以及加强内部区域联动。
二是资源整合战略。着力推进“旅游+”,加大旅游与第一二产业以及商贸、文化、体育、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促进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
三是科技创新战略。以打造智慧化休闲度假区为目标,着力推进旅游+科技。运用大数据、VR4D打印、机器人等新科技、新技术,加强科技渗透、发挥文化创意和深度体验功能。
四是文化传承战略。从上海文明史看,佘山地区是上海文明发源地,佘山新一轮发展要牢牢抓住“文脉”这一独特优势。打造上海文历史文化的体验地,打造上海文化的探寻地,让广大游客能够追溯上海的文化之源,探寻海派文化的由来。
五是营销促进战略。要对标世界一流、对标最高品质,优化和提升营销组合策略,优化提升整体的产品组合,进一步提升佘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是深化改革战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凝聚发展共识和形成发展合力。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加强规划修编管理,引进和布局重大功能性项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住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和“十四五”规划的机遇,进一步争取佘山新一轮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项目、交通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