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改革理念 发展都市全域旅游
2016-05-15 16:40:00 来源:转自 中国旅游报 浏览:1278

上海目前正在按照国家战略部署着力推进自贸区改革、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为旅游业加快改革创新、发展都市全域旅游提供了良好环境

 

□李萌

 

据报道,作为国家首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上海市黄浦区推出“三大旅游电子清单”,创建中国都市全域旅游的新品牌。这是上海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又一创新举措,必将为上海旅游产业转型、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加快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提供新抓手。

 

上海是我国最早发展都市旅游的城市,拥有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在没有名山大川、没有风景名胜区、没有世界遗产的情况下,上海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等核心指标上一直处于全国前列,靠的就是城市风貌、城市环境、城市风情、城市文化、城市活力等造就的综合魅力和魔都气质。近年来,无论是上海徐家汇源被评为国家4A级开放型都市景区,还是外滩创建国家5A级景区,还是世博园区建设国际水平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抑或是虹口区建设水景步道等等,上海深化发展都市旅游的实践与探索,为大力推进都市全域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旅游业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的形势下,笔者认为,上海的实践具有很好的试点和样本价值,值得持续关注和思考。

 

上海市黄浦区入选国家首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将极大带动上海都市全域旅游的创新发展。目前的黄浦区涵盖了原来的黄浦区、南市区、卢湾区,是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精华荟萃之地,是整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不论是地理位置、资源禀赋还是文化底蕴、城市活力,都是构建上海城市文化身份、展现上海城市生命历程、展示上海城市个性魅力的核心区域和经典空间。

此次借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东风,黄浦区向国内外游客推出都市旅游体验清单、荟萃文化品牌的历史底蕴清单、月度活力黄埔清单等三大旅游电子清单,以及打造旅游诚信环境等举措,是在城市发展新阶段,遵循全域旅游新理念、重构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创新都市旅游发展模式的重大突破,将会激发上海各区县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的热情,引领带动都市全域旅游发展进入新阶段。

 

上海黄浦区推进都市全域旅游面临不少挑战,需要抓住核心问题尽快突破。

 

首先,要加快旅游产业创新转型步伐。深刻把握旅游产业在由技术进步、制度变革、模式突破共同作用所催生的新经济中,旅游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发展规律与推进举措,加快推动黄埔旅游产业创新转型,并切实显示出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的强大功能与综合效益,凸显旅游业的整合能力与价值增值效应,是推进都市全域旅游的核心和基础。这对于上海传统旅游地标和历史人文空间的黄浦区而言,是需要聚焦突破的挑战和困难。

 

其次,要构建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新体制与新机制。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是发展全域旅游的根本保障。长期以来,旅游管理部门在区域综合协调方面的功能还不是很强,尤其是在涉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如规划、投融资、项目建设、市场监管、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实际制约,旅游管理部门的话语权、引导权、主导权、协调力还有待加强。形成有利于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协调管理体制机制,需要当地政府有清醒的认识和改革的决心,更需要市、区、街道各个层面以及政府、企业、协会等各类主体的积极协同。以往经常采用的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设立专项办公室等做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难题。

 

再次,要形成符合全域旅游发展特点规律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探索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特点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专业第三方测评、媒体评价、游客评价、居民评价等,实现对旅游服务质量的长效监控。另一方面要建立全域旅游综合效益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设置、评价模型构建、数据采集挖掘、成果发布推广等专业手段,彰显发展全域旅游的综合效益,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有利氛围。

上海目前正在按照国家战略部署着力推进自贸区改革、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为旅游业加快改革创新、发展都市全域旅游提供了良好环境。只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密切结合上海正在进行的创新改革实践,深刻把握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基本规律,始终遵循提高旅游生活体验质量原则,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举措、抓手等方面,加强全要素整合、全时空体验、全周期管理、全方位服务、全触点评价和多价值挖掘,那么,黄浦区全域旅游发展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将为上海加快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全国都市全域旅游发展贡献智慧与经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