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观察】李 萌: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新思考
2025-08-28 15:17:00 来源:本站 浏览:89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才工作局组织举办了“静安区推动人才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十五五’规划专题研讨会”,智库专家李萌博士应邀参加会议,并结合静安区人才规划基础文稿和智库团队在人才发展领域长期研究的洞察,做了专题发言,对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相关重大问题提出新的思考,现编发部分发言内容跟同行交流。

一、深入分析“确定性”形势及其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规划部署“十五五”人才发展相关工作,对未来5年规划的形势分析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十五五”形势复杂严峻,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个人认为不用过多研究,按照中央定的口径结合上海情况做深入的相关性分析就可以。重要的是,需要在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国际变局下,把中央定的“确定性”的形势和走向及其对静安区人才未来发展的影响做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比如,一个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这对静安区来说,尤其是新静安发展至关重要,这一块肯定是“十五五”人才发展的主阵地和大舞台。

二是总书记近年一再强调的,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人文经济,建设人民城市。这也是非常确定性的事情。这一块对人才的需求及其满足需求的路径举措,跟科创、产业领域还不一样。

三是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对内开放,推动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要素的流动共享。

这些确定性的形势与任务,对人才发展的新需求、新要求,应成为确定“十五五”人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的基础。要把人才与产业、城市之间的内在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清楚,并深刻把握其动态演变规律及趋势,方能有更具洞察性的视野与格局


二、秉持存量、增量、变量新的人才资源观

在上述形势与框架下,我们的人才资源观可能要做一些新的调整与拓展,要有新的视野。

首先是存量人才资源的使用。已经在静安的、前面甚至享受了本区很多人才公共资源支持的这些人才,怎么样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使用和释放存量人才资源的新功能方面,我们怎么做?

第二个方面才是增量人才资源的吸引和集聚。就是按需引才,是引进和培养的新供给问题,找到形成人才新供给的各种源头。

第三个方面是我们现在高度关注的变量人才资源的识别与转化。即处在流动和转化中的柔性人才资源的识别、流动和共享。几年前我们开始关注全球数字游民群体的流动现象及态势,就是其中一类。还有斜杠青年、大批的中年失业群体,加上小老人、银发人群,包括国内的、国外的,多是有技术或有经验或有资金的人,都是要关注的人才资源。这一块资源怎么来集聚和开发?

所以说我们观察人才资源的新的视野,要把存量、增量和变量人才资源的使用吸引,跟本区重点产业、重点园区、街区、楼宇等紧密结合起来,朝这个方向可以规划安排一些重点工作任务,要落得更实在一些,要追求人才投入资源的实际成效,重视人才资源投入和产出比。这是“十五五”时期不同于其他五年规划的一个重要变化。


三、科学确定“十五五”人才发展目标、指标

发展定位和目标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我们接下来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的安排,以及整个公共资源投入的结构和配比。人才的高端化、国际化指向怎么化解为人才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指标体系?城区的发展目标跟上海全市的人才发展目标是什么关系?跟其他城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跟本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什么关系?另外,发展指标的设计要避免列出不少相当于工作手段、举措的内容,要注重研究提出衡量人才实质性发展成效的指标。比如,人才资源的浓度、丰度、效度考虑,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引领性、支撑性、驱动性作用的发挥及贡献的衡量等。


四、更加注重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和培训

这是两个概念。一个是通过各类院校为代表的人才教育培养机构加强适配性、适用性人才的培养,还有一部分是对在职在岗存量人才资源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岗位的技术技能的培训与提升。一个是培养,一个是培训,它们都是人才供给的重要依托,需要在重点任务、工作举措里有明确安排。

只有努力增加人才发展五年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务实性、针对性、操作性,才能发挥人才规划对本区未来五年人才发展、人才工作实践的引领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