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AI如何重构文旅全流程体验?
2025-08-01 12:02:00 来源:本站 浏览:554

2025年7月28日下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人工智能赋能文旅视听发展”活动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180余位行业代表共探人工智能与文旅视听产业的融合创新路径。现场发布中国智慧·上海方案2025“AI+文旅”十大优秀案例,涵盖体育赛事AI产品、MR/VR沉浸式体验、AIGC光影创作等多元场景,为产业升级提供鲜活实践范本。

“AI+文旅”的深度融合成为焦点从旅行计划的制定到实地游览的体验从文化遗产的活化到安全服务的保障AI正以全流程介入为主线,重塑文旅产业的运行逻辑,让旅行更高效体验更沉浸文化更易触达。

一、行前智能规划:让旅行决策从繁琐到精准

传统旅行中,游客常陷入“信息碎片化”的困境——筛选景点规划路线需耗费大量时间。 AI通过深度理解需求与动态适配,将这一过程简化为“输入需求→获取方案”的高效模式。

作为上海文旅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成果,智能旅行助手“沪小游”首次亮相世界AI舞台,“科技+文旅”的创新实践,为全球旅游市场贡献了一个全新的体验载体,成为大会“AI+行业”融合应用的焦点案例,吸引众多观众前来打卡体验。据介绍,“沪小游”现已汇聚上海全域共26大类、67小类的文旅资源,涵盖了演出、展览、赛事等热门活动,citywalk、建筑可阅读等上海特色,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主题资源,充分展现了上海的多面精彩。目前,“沪小游”小程序已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上线,为游客提供了热门活动资讯一站查询、文旅资源介绍全量呈现、周边丰富资源快速查找、新鲜旅游资讯智能问答、主题游玩路线贴心讲解、个性旅游攻略快速制定以及分享文案图片智能生成等多项智能服务,方便游客轻松舒心玩转魔都。

北京游客陈先生借助 DeepSeek AI大模型,输入“亲子游 + 历史文化 + 避坑”后,系统瞬间生成涵盖大理洱海骑行、白族扎染体验的详细行程,甚至细化到每日食宿的“避辣”安排。这种精准性源于AI对海量数据的整合:沈阳市沈北新区的“AI 推荐官”结合本地文旅智库,能根据游客人数、口味实时调整路线;马蜂窝“AI旅行助手”则覆盖全链条服务,从签证办理到小众玩法推荐(如动漫迷的“圣地巡礼”),还能记住“爱逛博物馆” 等偏好,让服务持续贴近需求。在2025WAIC上,马蜂窝“旅游超级智能体”的发布标志着行业升级它以“AI+真实旅行经验”构建闭环,将AI“工具”变为“懂需求的伙伴”正如游客反馈“以前翻十几个 App 做攻略,现在一个助手全搞定。 

二、行中虚拟导览:让现场体验从被动到主动

“听讲解”“深度交互”AI通过数字人、AR 设备等载体,打造“全场景陪伴式导览”解决传统导览中信息滞后互动不足的问题。

西安“游陕西”平台的“唐代姑娘”数字导游以汉服形象提供中、英、俄语服务其背后是对陕西历史文化的深度整合;杭州西湖的“数字导游”能精准匹配需求为亲子家庭推荐荷花科普为文化爱好者解读岳王庙典故,数据显示,使用该服务的游客停留时间延长2小时,二次消费增 30%。

AI眼镜更带来“虚实融合”的新体验。良渚博物院的 RokidAR 眼镜,在游客眼前叠加 3D全息场景:观察玉琮时,会投射良渚先民的制作过程;扫描展墙,“神徽纹”会动态演化。此外它还能实时翻译、识别商品让跨境旅行与购物更便捷,成为文旅领域的“现象级产品”。 

三、文化焕新: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AI技术打破了文化遗产“只能远观”的局限,通过数字化复刻与智能交互,让千年文化 “可感可参与”。

敦煌莫高窟“寻境敦煌”数字展厅借助 VR技术还原第 285窟壁画游客佩戴头显360 度探索飞天神女的细节2024“敦煌文化环球连线”通过5G直播,让海外观众实时“云游”洞窟,吸引数万人观看。南昌滕王阁的“AI王勃”则实现了文化IP的活化:能讲解建筑密码,还能根据游客姓名即兴赋诗;《千年一序滕王阁》VR体验更让游客“穿越”到唐代,感受“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壮美。

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AI孙悟空,以中、日、英三语互动并现场作画成为文化交流的智能使者,展现了AI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 

四、机器人服务:多场景赋能文旅体验

AI机器人作为实体载体,在讲解、表演、安全、互动等场景构建起智能服务网络,延伸文旅体验的边界。

在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小简”“小牍”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能通过多轮对话解答简牍形制丝路贸易等复杂问题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光影使者”则带领游客“走进”经典影片的拍摄场景串联百年电影史。

舞台上央视春晚《秧BOT》中16个机器人与演员共舞,展现民间艺术魅力张艺谋《澳门2049》中机器人与艺术家跨界融合,诠释非遗文化。

安全领域,成都宽窄巷子的机器狗“巡逻员”实时监测火灾隐患;景区无人机的热成像功能,让夜间搜救效率提升。

休闲互动中,贵州黔灵山公园的“小蚂 BOT”提供多语言攻略;泰山、黄山的外骨骼机器人助力登山;博物馆咖啡馆的机器人制作文物拉花咖啡,边做边讲解文化故事,让体验更具趣味。 

结语:AI 重塑文旅的核心逻辑

从行前规划到现场体验,从文化传承到安全保障,AI正以“全链条智能化”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文旅的效率痛点更通过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让旅行成为“深度连接人文”的过程。未来随着技术的迭代,AI将继续以“懂需求有温度”的服务重新定义“旅行的意义”。但同时,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挑战仍需行业共同应对以确保 AI与文旅的融合更健康更可持续。

 

 

素材来源:

第一财经《AI和文旅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这场大会讲清楚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AI+文旅”,解锁更多出游新体验》

上观新闻《马蜂窝“旅游超级智能体”WAIC首发,AI重构旅行全链条体验》

文旅中国官方网易号《【行业研究】AI时代生态共生引领文旅创新未来》

中国旅游报《当旅游现场成为AI秀场》

甘肃文物《甘肃简牍博物馆导览AI机器人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

光明日报《当博物馆邂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