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不眠之夜》上海版:“好内容+多业态”演艺型商业综合体发展之路
2025-04-25 14:00:00 来源:本站 浏览:57

       智库视点:作为首个在亚洲落地、国际级制作的沉浸式演出,《不眠之夜》上海版颠覆了当年的中国演艺市场,开创了中国沉浸式产业的先河。《不眠之夜》上海版的成功不仅源于内容创新,更依托“演艺+商业”模式,实现文化IP与城市空间的深度共生。现编发相关内容,供业内参考。


       作为首个在亚洲落地、国际级制作的沉浸式演出,《不眠之夜》上海版颠覆了当年的中国演艺市场。该剧于2016年投入运营以来,累计演出场次近2200场,项目收入逾5.4亿元,观众超过64万人次。出品方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以下简称“文广演艺”)以《不眠之夜》为核心,打造“演艺型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模式,以优质演出为引流入口,叠加零售、餐饮和娱乐业态,扩大演出的边际收益,获取内容的溢出效应。彼时彼刻的《不眠之夜》开创了中国沉浸式产业的先河。


一道“必答题”

       《不眠之夜》的故事主线改编自《麦克白》,有伦敦版、纽约版等多个版本,上海版则融入《白蛇传》等中国本土文化元素。沉浸体验提供的临场感、交互性、想象力,促使作品与观众之间建立深刻联结,反复刷剧成为许多剧迷的“必选项”。

       《不眠之夜》上海版由文广演艺与英国Punchdrunk公司联合打造。摆在出品方面前的是一道“必答题”:海外版珠玉在前,上海版如何推陈出新?

       从立项之初,一个原则就已明确:《不眠之夜》上海版不是纽约版的复制粘贴,而是重新创作,以实现“国际元素、中国表达、原创制作、创新运营”的目标。“《不眠之夜》落地上海是一种‘必然’。当时,上海就已经是全国范围内演出市场环境最好、运营最成熟的城市,也是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年轻人对舶来文化的接受度比较高,对创新形式很感兴趣。”文广演艺总裁马晨骋介绍,公司组建了由40余名中外演职人员组成的国际化剧组,更有超50人的中方制作运营团队提供有力保障,打造“原创—制作—运营”的协作体系。外方团队负责以原作标准创作、设计空间;中方团队主要在内容本地化、剧场搭建上贡献力量。


一条“新选项”

       与传统的旅游秀产品不同,《不眠之夜》上海版不走团购渠道,销售主要是与票务平台合作,靠项目本身口碑和宣传推广吸引观众。在“大众点评”平台上,《不眠之夜》上海版评分高达4.9分,来自超过50000名用户真实评价,好评率95%,蝉联演出类榜单第一、沉浸式演出总交易额全国第一、演出类收藏打卡数上海第一,连续2年入选大众点评必玩榜,演出类话题中#不眠之夜#的热度超过220万,位居榜首。

       《不眠之夜》凭什么让观众反复刷剧?“因为你会爱上这种自由探索、惊喜发现与深度共情互相融合的体验董明海的“入戏”很有代表性,“第一场看完,我完全被‘闪光舞’的名场面震住了,反而剧情好像只抓了一些碎片。为了搞懂主线故事讲什么,我跟着每一个主要演员‘跑图’,大概刷了30场;而后又追看不同支线角色的互动情节,50场很快过去了;接下来专注抠细节、探密藏,不知不觉就到80场啦,非常享受补全剧情‘拼图’的满足感。每一次演员更新、特别活动,我都会回到这里。”

       作为《不眠之夜》上海版的项目运营方,文广演艺旗下的尚演文化衍生出一系列沉浸式娱乐内容。尚演文化创新引入了丰富的文旅商融合业态,比如公司与亚朵酒店管理集团合作开发The Drama酒店,房间用莎士比亚的作品命名,设计和布局加入许多戏剧元素。《不眠之夜》上海版还与品牌联动进行植入营销,给产品潜在受众人群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孵化出一系列引爆市场的创意联动。


一个“核爆点”

       在《不眠之夜》上海版的带动下,中国沉浸式娱乐的场景进一步延伸,成为城市文旅打造的关键词之一。截至2023年底,国内演艺市场以“沉浸式”为标签的体验项目数量有32024个,产业消费市场规模达927亿元,创造近92.8万个就业岗位,项目数量、消费市场规模、投资规模和总产值方面均居全球首位。一方面,沉浸式体验激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成为新业态迅猛增长的“核爆点”,“这不仅带来了无限的商业机会,还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另一方面,沉浸体验的融合性全域发展正在创造新的产业空间。2022年有了首届上海沉浸式艺术周,2023年升级打造“朱家角超沉浸艺术季”,从商圈拓展至文旅景点,打造“超沉浸制造局”品牌。2025年底,沉浸式音乐现场《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将亮相上海宾馆辅楼,由腾讯视频、文广演艺、哇唧唧哇和东方明珠联合出品。

       资料来源:文汇报(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