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点】李萌:增强“城市微度假”消费带动力
2025-04-11 14:59:00 来源:本站 浏览:80

智库视点:近日,《解放日报》组织开展上海城市“微度假”目的地调查,上海戏剧学院全球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理事长李萌博士接受记者采访,相关报道(城市“微度假”成为上海新的消费增长极)已在4月1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刊发,现整理智库专家延申思考及建议,供业内参阅。

一、如何理解和把握“城市微度假”的内涵


它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低成本(时间、体能、资金)、高频率的身心放松与精神逃逸之旅,是居民休闲生活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近年城市兴起的 CITY WALK是城市微度假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从休闲旅游业角度看,城市居民在常住地本地的休闲旅游活动基本属于微度假范畴。上海去年旅游人次3.9亿,本地游客人次 2.37亿,占比超过60%,反映了城市微度假的热度、规模与潜力。


二、如何激发“城市微度假”的消费带动力


“低成本”“便捷化”“享受性”是微度假重要特征,城市微度假人气旺起来是第一步,但怎样形成人气财气两旺、客流量变为消费量的局面有一定难度,这考验着运营能力与水平。催生衍生消费的核心在于内容供给、场景营造、体验丰富、情感链接、意义生成等方面,激发“趣消费”是重要方向。重要路径是深化“文旅商体展绿”联动协同,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更加新颖、更加亲切、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场景和服务,才可能激发消费潜力。


三、如何推进“城市微度假”目的地的建设?


城市微度假目的地有传统的,有新兴的,传统的有知名景区、街区、商圈及综合体等,如豫园片区、武康路安福路街区、衡复风貌区、佘山度假区等;新兴的有滨江滨河休闲空间、小镇乡村、文体艺术新空间等。上海近年推出的家门口的好去处、休闲好去处、演艺新空间等,基本都属于微度假对象物。其吸引力来自于对城市人群日常生活中低成本身心放松、心灵逃逸、社群交往等新需求的满足程度,其中年轻态、设计范、交互性、烟火气、国际化、意义感、时尚力等,是城市微度假目的地吸引力的核心。


除了已经有市场影响的地方之外,城市中心生态好、科技感、人文性浓度高的地方,文艺范儿、时尚性、空间感强的地方,户外活动体验好、交互性强的地方,以及城市郊区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好的小镇及乡村,都有可能成为上海新兴的城市微度假目的地。比如杨浦区新江湾城、黄浦江滨江及苏州河滨河新建文娱休闲项目、中心城区新建或改建时尚休闲项目以及松江、青浦、嘉定、奉贤、金山等郊区新型娱乐度假和乡村休闲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