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北京市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
2025-04-08 10:25:00 来源:本站 浏览:94

智库视点:2月18日,为贯彻落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进落实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了《北京市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聚力打造五条精品线路,引领现象级潮玩新体验 ;二是协同推进四大特色专题,焕发工业时尚新光彩 ;三是推动营销、服务双提升,推动品质新升级。现编发该政策内容,供业内参阅。


(公开征求意见稿)

为推动工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北京工业旅游能级和影响力,落实《北京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意义


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重要发源地、新中国工业重要诞生地和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行地。百年变迁沉淀了深厚的工业文化,积蓄了发展工业旅游的丰富资源。工业旅游是智能工厂观光、工业遗产活化、工业博物馆研学融合并进的新兴业态,是企业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增值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是公众愉悦身心、个性化体验消费的重要方式,是展示产业发展成就和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窗口,更是增进全民科技素养、培育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总体要求


(一)主要思路


坚持“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充分释放北京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优势,以“科技引领、数智赋能、文化传承、精品示范”为导向,实施“542”工程,推动实现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响“京工潮旅 智造趣行”工业旅游特色品牌,努力将工业旅游打造成为首都新型工业化的“金名片”、消费升级的“新引擎”、城市文化的“潮窗口”。


坚持科技赋能,精品引领。围绕匹配国际科创中心定位、高知识含量、强技术赋能的点位发展工业旅游,集中力量推精品现象级爆款,形成有影响力IP。


坚持组团发展,多源引流。推动工业旅游与自然游、人文游协同联动,串连3-5个精品工业旅游点、2-3个4A级以上景区,“吃住游玩品学”一体推进,留住高价值消费客群。


坚持融入文化,活化遗产。筑牢工业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核,将品牌建设、遗产活化和创新传承植入工业旅游开发,让工业旅游有根有魂有生命力。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方位激活市场主体创造力,开拓工业旅游可持续盈利模式,政府聚焦资源整合、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业旅游发展合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27年,以高科技和经典工业游为特色的工业旅游体系初步建成,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特征初步显现,新培育5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个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和一批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试点示范基地。到2029年,北京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和重要工业旅游目的地,工业旅游发展水平、国家级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三、重点任务


(一)聚力打造五条精品线路,引领现象级潮玩新体验


1.先进智造深度体验游。依托南部先进智造产业带,以游未来智造之城为主题,串联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超级工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机器人大世界等特色点位,联动北京环球影城、北京野生动物园等热门景点,打响“尖端创新看亦城”“科技研学到亦城”“无人科技在亦城”工业旅游品牌。组建智能工厂开放共同体,推出“无人驾驶+机器人服务”专列,打造亦庄智造景区,集中呈现中国新型工业化和高端智造的最新成果。


2.南箭北星科学探秘游。依托南部亦庄、丰台运载火箭研究机构,北部海淀、昌平“两弹一星”资源,借助地铁串联北京卫星制造厂、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中国航天博物馆、亦庄火箭大街及国家功勋历史遗迹等点位,联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国科技馆等景点,推出“坐着地铁看火箭”“国家功勋在身边”科普研学主题。鼓励科研院所打开院墙、适度开放实验室、组装车间、遗址旧居,建设航空航天发展历程与功勋人物事迹的体验之旅。


3.老工业焕新复兴游。依托京西“两园一河”“一线四矿”工业遗存,以感受“工业锈带”变“城市秀场”为主题,串联二七厂区、北京园博园等“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旅游资源,打造以首钢园为核心发展“周末游西山 工业微度假”品牌。盘活京门铁路,提升区域综合配套服务能力,推出以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精品民宿等为配套的“逛吃逛吃小火车,邂逅京西慢生活”体验项目。


4.工业潮流创意游。依托东北郊电子厂、铁路环线等工业遗存,以工业文创与设计产业集聚区为核心,推出“Art东北郊 Walk798”文旅体验品牌,串联798·751园区、首创·朗园Station、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等点位,联动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景点,建设文化时尚艺术空间。


5.智驾品鉴山水休闲游。依托北郊的山水郊野风光资源、汽车和食品智造资源,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超级工厂(北汽享界、北汽越野、理想汽车)为核心,串联二锅头厂、爱慕时尚工厂等工业旅游点位,联动古北水镇、雁栖湖、慕田峪长城等景点,突出工业旅游+山村郊野+非遗体验旅游特色,推出“开新能源车、逛超级工厂、尝水库鱼、品二锅头、赏郊野美景”主题游,领略名酒酿造、名车智造的现代工业魅力。


支持房山、延庆等区围绕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资源,打造特色工业旅游线路。


(二)协同推进四大特色专题,焕发工业时尚新光彩


1.打造高品质旅游观光工厂。引导企业革新观念主动发展工业旅游。从厂区建设、产品设计环节提前嵌入工业旅游功能,科学布局生产空间、游览路线和配套设施,组建或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根据游客需求定制游览线路。提升企业工业旅游硬件设施。鼓励企业开放工厂车间,全方位展示企业创新观念、技术实力和高品质追求。借助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花园工厂建设等工程,推动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改造发展工业旅游及建设数字智慧景区。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工业旅游示范场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内部设立文旅板块,或与周边文创、娱乐、休闲、度假业态组团发展,在制造基地、总部空间规划主题场景,拓展旅游产品开发、文艺展演、主题体验等多元收入渠道。


2.挖掘活化工业遗产价值。加快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开展工业遗产资源普查,编制北京工业遗产名录。推进工业遗产“移动可读”,建立工业遗产标识体系,推进国家级和市级工业遗产建筑挂牌,开发移动端应用。抢救性保护北京工业记忆,编制口述工业史、工业遗产利用优秀案例。支持工业遗产开放利用。研究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机制规则,支持工业遗产功能转型,探索类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模式。推动工业遗产与文体、商业联动开发。价值突出的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工业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推动工业遗产融入城市街区。支持各区因地制宜打造工业遗址主题公园、工业文化产业园区和特色街区,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体验消费等业态。将工业遗产活化纳入相关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或乡镇域规划,在符合各区功能定位情况下,对项目用地性质、容积率和服务设施建设等予以支持。


3.发展工业博物馆研学。积极争取国家工业博物馆落京。做好项目选址和建设运营模式研究论证,对标全球先进范例探索国家工业博物馆建设运营新模式,聚焦前沿科技,展示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和制造强国建设最新成就,促进“城市空间+智慧空间+文化空间+生活空间”多元融合,构建“工博馆+”生态圈。引导多元共建工业博物馆。构建以国家投资构建博物馆为主体,企业或个人自建博物馆为补充的工业博物馆体系,鼓励高科技、老字号企业升级或新建博物馆。探索“公益性定位、市场化运营”的有效模式。打造数字工博馆。推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企业与博物馆对接合作,加快藏展游全面数字化,建设一批数字工博示范体验馆。


4.发展“工业旅游+”。推动“+科技”打造消费新场景。实施工业旅游数字赋能计划,推出云参观、云看展、云购物等虚拟体验场景。落地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成果应用示范点位20处以上。鼓励企业用好工业旅游数据支撑工艺改进提升。推动“+教育”打造研学新课堂。鼓励中小学校开展工业旅游研学实践教育。支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点)纳入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党政“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围。支持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研学专业团队。推动“+会展”打造旅游新窗口。用好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等品牌,加快“产品展厅”向“产业会客厅”“公众体验厅”升级,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综合展和专题展品牌。推动“+文创”推出经典新礼物。支持二锅头酒、中药、燕京八绝、红木家具等历史经典工业品发展。在“北京礼物”中增加科技产品数量。引导工业旅游主体开发二次元、限量款、纪念款等时尚潮品。


(三)推动营销、服务双提升,推动品质新升级


1.构筑立体化营销渠道。建设北京工业旅游景区、线路、节庆、文创四大品牌矩阵。利用服贸会、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等平台,推介北京工业旅游资源。继续办好工业旅游“开放日”,支持企业、文旅机构等市场主体举办工业旅游节、工业遗产开放周、专题论坛沙龙等活动。开展北京市工业旅游logo、宣传语等社会征集活动。开展多层次联动营销。引导企业深挖工业遗产背后价值,加强寻根溯源,系统呈现所在行业及自身发展历程,对外讲好工业故事。支持工业企业用好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数字化营销渠道,加强与知名博主、旅游达人互动,发布工业景点宣传视频、宣传图册和旅游攻略。开发工业旅游数字IP形象。引导各区将精品线路和特色项目嵌入区域营销。促进跨界合作扩大“朋友圈”。鼓励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点)承接新品首发首映。推动工业产品进入文旅、体育商业场所,举办机器人运动会、半程马拉松等赛事。支持工业遗产建筑所在单位引入VR/AR、元宇宙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光影体验空间。


2.实施工业旅游服务升级行动。建立深耕工业旅游的五支专业队伍。集聚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领域的专家队伍。支持企业配置或引进专职负责工业旅游的管理员队伍。培养评选旅游业务精通、熟悉工业生产和文化的讲解员队伍。选聘口碑形象好的公众人物、专家组建北京工业旅游宣传员队伍。支持工业旅游景点开展见习合作,培养充满热情的志愿者队伍。推进工业旅游服务提质升级。探索建立工业旅游相关标准和规范。支持将优秀工业旅游项目纳入市级文化和旅游标准化试点、北京游览年票。鼓励企业培养或引进专业运营团队,探索与旅行社、在线旅游服务平台等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动京津冀工业旅游协同联动。将促进工业旅游纳入京津冀产业协同“织网人”职责。以京津塘高速沿线开发为试点,共同策划大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高端自行车制造等主题线路。支持旅游机构开发京津冀跨区域特色工业旅游线路。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协同格局


在全市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统一指导下,建立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等部门参与的专项协调推进格局,统筹全市工业旅游发展重大方案、制定政策和项目实施。各区可结合实际编制本区域工业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将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列入“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


(二)加强资源普查,做好统计评估


建立全市工业旅游资源基础数据库,编制北京工业旅游景点名录,绘制北京工业旅游AI导览全景地图。梳理具有北京特点的工业旅游重点企业清单,研究建立科学的工业旅游产业带动、客流、营收等跟踪渠道。加强对北京工业旅游发展的跟踪评估。


(三)加大资金支持,助力产业升级


对老旧厂房进行更新改造后发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可享受全市老旧厂房更新改造支持政策,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的比例给予投资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统筹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对工业旅游相关数字化转型、新技术展示、新业态培育等方面予以支持。修订我市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政策,支持旅行社开发经营工业旅游线路产品以及工业旅游景点,打造科技赋能新场景、开发爆款工业旅游文创产品。


(四)加强用地保障,促进混合利用


在符合规划和安全要求、不改变用途前提下,鼓励利用工业用地拓展地上地下空间发展工业旅游。对于符合城市更新过渡期支持政策的,可执行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在符合《北京市建设用地功能混合使用指导意见(试行)》的前提下,支持企业以不超过总地上建筑规模的15%开展工业旅游必需的设施建设。


(五)优化配套设施,提升服务体验


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以车辆登记上牌的方式获得车辆上路权,定向用于发展工业旅游体验项目。加强工业景区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衔接,开通接驳车、旅游专线,建设充足的停车场、充电桩。打造数字智慧景区,推动AI数字人智慧导游、实时监控与决策辅助等智能化服务产品与工业旅游点位对接合作。


(六)推动资源联动,鼓励多方参与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工业旅游线路开发和设施运营。培养既懂工业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完善工业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增设工业旅游相关课程,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培育壮大长期研究北京工业、指导企业挖掘工业文化的智库机构。


素材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2025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