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推动下,长三角地区正以数字技术重塑文旅产业生态,进一步打造数字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壮大文旅经济新动能。现观察分析近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地在智慧旅游实践案例中的发展情况,供业界参阅。
从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情况来看,《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报告2024》的数据显示,85.5%的游客体验过沉浸式旅游活动。游客“智慧体验”、景区“智慧管理”、产业“智慧转型”……智慧旅游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2024年智慧旅游图谱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智慧旅游经济总体规模从2019年的432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0382亿元,5年间规模增长了1.4倍;预计2024年,中国智慧旅游经济总体规模将达到12500亿元。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到2027年,我国智慧旅游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智慧旅游高地,现观察分析近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地在智慧旅游实践案例中的发展情况。
上海:科技赋能重塑科教与主题娱乐
在娱乐领域,一是上海迪士尼乐园以“科技+IP”持续领跑主题娱乐市场。上海迪士尼在第八个乐园“疯狂动物城"开业红利加持下,去年游客量高达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4%。2023年其客流量超1300万人次。春节期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将《疯狂动物城2》中的新角色盖瑞融入新春庆典,并推出一系列演出、光影秀等主题活动,为游客带来了蛇年春节独有的沉浸式体验。其王牌项目“翱翔·飞跃地平线”通过4D巨型屏幕和超失重喷雾技术,打造环球飞行沉浸体验,在平日也是乐园二次消费的核心驱动力。二是X-META机遇时空元宇宙主题乐园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以 VR+6D电影+密室+剧本杀+戏剧+游戏+主题乐园七种娱乐形式精妙融合,开辟沉浸式文娱新赛道。王牌主题《风起洛阳•全感VR》将国潮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让你1秒穿越盛唐,用60分钟时间体验一次真实的唐朝侠探生活。
在科普教育领域,上海天文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是以天文为主题的沉浸式XR大空间文旅元宇宙项目“行走的天文馆”。该项目通过数字孪生平台,高度还原实体场馆的沉浸式场景,并通过大语言模型的智能问答和互动交流,大幅提升观众的学习乐趣和学习效率。
江苏:打造多元数字沉浸式文化场景
一是数字沉浸式文化公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流动的文化”为主题,通过5G、VR、AR等技术手段,打造了多个沉浸式体验空间,使观众能够全方位、全时段、全流域地感受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该空间广泛应用电子沙盘、环幕、投影、裸眼3D、红外技术等多媒体技术,构建现代展示展演与古代沉浸式场景相结合的体验空间,并通过游戏型教育模式构建,让观众获得个性化文化教育体验,探索出了一条在文化公园内打造数字化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新路径。
二是无实体展品数字文博。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开馆一年半共计接待游客量已超过20万人次,在各类文博场馆推荐榜单中持续走热。走进它,可以感受到数字与艺术精妙融合,虚拟与现实多元交汇。馆内没有一件实体艺术品或文物,通过利用其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8K显示、裸眼3D、全息投影等先进的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展览空间的限制,展示虚拟的数字艺术作品和交互式沉浸式艺术展览,让游客身临其境,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三是“科技+夜游文旅”景区。无锡拈花湾景区创新“科技+夜游文旅”模式,2023年,拈花湾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0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5亿元。2024年推出的“拈花湾I号智能游船”,是国内首个定制无人驾驶智能游船。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实时姿态状态”的融合感知方案,为游客打造了一个科技赋能与文化结合的“水上新空间”。春节期间,无锡禅意小镇·拈花湾推出了大型焰火表演,将传统烟花与现代科技结合,数百架无人机以星空为幕,在夜空中描绘出奇幻画卷,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拈花湾将活动视频通过AI特效包装,呈现了景区的禅意特色与农历新年的热闹景象。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视频下方评论道:“Wow(哇哦)”,也让世界领略了中国以“科技+文旅”阐释传统节日内涵的创新表达。
浙江:开创诗路文化与实景数字演艺新生
一是数字化实景演艺空间。“今夕共西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以《今夕共西溪》实景演艺为核心产品,演出围绕宋韵体验、国风市集、互动剧情游、国风主题微演出,以江南美学、杭州本土文化为素材,深入挖掘“钱塘望族”洪氏宋韵文化故事。演出首创双动线行进、室内外实景大戏,首创多个机械、舞美艺术装置,打造360度旋转的古建观众席,可升降、旋转、移动、双面成像的透明屏。全息声实景剧场,带给观众真正的沉浸式体验。
二是数字文化体验馆。富春山居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融合AI短视频、AR导览等技术,将《富春山居图》转化为30余个互动展项。截止2024年12月已累计接待游客9.5万人次,并入选浙江省数字文旅示范案例。除了线下实地参观体验,文旅公司还打造“一录”线上小程序“云展现”数字诗路体验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旅产品,拓宽了体验维度。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形成一张“1+N”的导流网络,为市民游客生成精准和实时的文旅推荐线路,提升游览的便捷性,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此外,体验馆还联动黄公望隐居地、黄公望村、公望两岸圆缘园实现“景村融合”“景园融合”发展。
安徽:推动非遗活化与AR技术赋能古村落
西递夜游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对沉浸式村落夜游场景进行提档升级,先后推出全息舞蹈秀、农耕互动体验设备、数字秋千水帘、波光喷泉等互动体验新场景,不断提升游客体验度、获得感,成为国内首个实现艺术化亮灯的徽派古村落。2024年“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近7万人。2025年春节期间举办了“上春山登高祈福”“孝茶礼民俗体验”“抛绣球民俗表演和徽剧演出”“非遗花灯巡游”“非遗制作体验”等主题活动,吸引游客感受“非遗贺新春 桃花源里过大年”的独特魅力。此外,为在千年传统村落中给予游客更具现代化的特色体验,黟县西递和宏村两大景区推出了AR扫景新春祈福活动。
长三角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对于推动城市更新、培育“文旅+”新产品及延伸文旅业态和产品的发展半径、带动能力和辐射空间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从“观赏式旅游”到“参与式体验”,未来智慧旅游还需牢牢把握数字经济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加快培育开发智慧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使人们在旅游中感受“科技+文化”的新魅力。
素材来源:余杭发布( 2024年12月13日);富阳日报(2024年12月06日);江南时报(2024年10月30日);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02月23日);环球网(2025年02月17日);江南晚报(2024年10月26日); 中国经济时报(2025年0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