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京、沪都有新部署
近日北京、上海召开了全市教育大会,针对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都有新的部署和安排。
北京市全市教育大会:全力以赴发展具有首都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2月17日北京市全市教育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尹力要求全力以赴发展具有首都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尹力强调,要坚持发挥首都资源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取得新突破。
持续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支持在京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顶尖学科建设,以国家战略和首都建设需求为牵引,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市属高校分类特色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协同开展科研攻关,支持高校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问题。
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使用,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作用,让他们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尹力强调,要坚持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促进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力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努力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办好中关村学院。支持高校结合专业优势,深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产业发展、博物馆之城建设等重点工作,传承良好校风学风,助力推动首都文化传承发展。大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做优做强“留学北京”品牌,加快引进国际一流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鼓励高校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加强高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筑牢首都教育系统安全稳定防线。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推动高校校园和公共设施有序开放。
上海市教育大会:迫切需要办出有力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充分彰显国际大都市地位的高质量教育
2月14日,上海市教育大会召开。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会上强调,新征程上,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上海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迫切需要办出有力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充分彰显国际大都市地位的高质量教育。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咬定目标、锐意改革,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奋斗。
聚焦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大力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能力,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陈吉宁指出,要聚焦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大力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能力。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在国家和全市创新布局中找准学校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强化有组织的科技攻关,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成果转化体系。建立跨院系跨单位跨领域协同创新组织机制,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的开放性、协同性和针对性。
要更好服务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突破常规、打破惯例,完善选拔培养评价一体化机制;高技能人才培养要强化产教融合,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聚焦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大力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陈吉宁指出,要聚焦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大力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高等教育“一校一策”改革,明确高校发展定位,抓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投入保障改革。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走深走实,擦亮“留学上海”品牌,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推动长三角教育改革联动和一体发展。
提高站位、突出重点、强化协同,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龚正指出,要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提高站位、突出重点、强化协同,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领域,细化政策措施、加强保障支撑,整体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水平,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和工作联动,为做好新时代上海教育工作凝聚强大合力。
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释放教育发展活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素材来源:识政,2025年2月17日,上海发布,2025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