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春节假期,上海文旅院团队从上海大都市出发,向近邻苏州、中原小镇、西北省城返乡团聚,在大尺度、跨越式的空间流动中,实地感知到一些不同层面春节文旅市场的脉动与趋势,现基于参与式观察形成一些见闻思考,梳理成稿供同行参阅。
苏州及长三角观察与思考
—— 现象观察:一是苏州地区年味浓厚,商区活动场景丰富。2025年春节期间,苏州地区的年味浓度显著高于往年。各大商区举办春节促销费活动,如年货集市、民俗文娱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游客。二是家庭出行居多,注重团圆。春节期间,长三角地区出行人群以家庭为单位的居多,许多外出务工的家庭选择在春节期间聚会和团圆。小型餐饮店铺的早歇情况也反映了这一现象。三是出行车辆增多,景区人气旺盛。春节期间,苏州及长三角地区的出行车辆显著增多,特别是景区周边。以南浔古镇为例,景区前车辆拥堵,车位紧张。同时,本次观察发现古镇经过翻新,增加了餐饮和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如传统食品和丝织品手工艺展示等。四是电影市场火爆,热门影片成话题焦点。春节期间,苏州地区的电影院座无虚席,热门电影《哪吒2》《唐人街探案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成为观众的主要讨论话题。这些影片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也引发了观众对电影制片质量、国产电影票房和电影传达思想等方面的讨论。
——智库思考:第一,长三角地区文旅融合的深化。苏州及长三角地区的春节文旅市场表现强劲,反映了文旅融合的深化趋势。通过将文化活动与旅游产品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例如,南浔古镇通过翻新和增加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游客,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第二,家庭周边游的崛起。春节期间以家庭为单位的出行增多,反映了家庭旅游市场的崛起。文旅部门和企业应进一步优化家庭旅游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的亲子活动和家庭套餐,以满足家庭游客的需求。第三,文化消费的多元化。春节期间电影市场的火爆,反映了文化消费的多元化趋势。热门影片不仅在票房上取得成功,也引发了社会层面的广泛讨论。文旅部门和企业应进一步挖掘文化消费的潜力,提供更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中原小镇及乡村观察与思考
—— 现象观察:一是乡村车多、小镇人多与大城冷清共存。乡村、小镇挤满了从全国各地开回的车子,“赶年集”依然是村镇重要的活动景观。二是乡村、镇、县城之间形成稳定、紧密的人员流动及多家同住模式。活跃着不同层级的休闲市场。三是在家与在外、室内与户外、静聊与活动并举改变着春节家人亲友团聚的活动方式。节日娱乐产品开发有巨大潜力。四是少年儿童和老人成为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力人群。传统过年习俗的传承更多在老人、小孩儿的节日共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具有典型氛围感、仪式感的年节习俗,如放鞭炮、贴春联、包饺子、逛灯会、买年货等,应结合新时代科技发展着力予以弘扬。
——智库思考:第一,对于中国乡村发展、城镇化进程要有多区域、多样本、多维度的关照与研究,不同区域乡村生机活力、发展方式可能差异很大,城镇化模式也会有很大不同,不宜轻易给出乡村衰败的悲观结论,要更多、更好讲述乡村发展故事,更要尊重乡村、城镇主体及发展传统,避免一刀切式的规划与政策支持,加大对乡村、小城镇新时代发展的精准支持与赋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第二,对当地地域性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弘扬,应借力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积极主动嵌入,更要以各类人群乐于参与的活动性、活动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符合当下过节方式变化规律、全年龄段人群活动心理与娱乐趣味的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开创新时代人民群众春节文旅生活新样式和新潮流!这是文旅行业的任务,也是文旅发展的契机。
新疆乌鲁木齐市观察与思考
——现象观察:一是更注重“过年”。根据自身周边环境发现,周边菜市场、街边店铺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场所比往年闭店更早、开店更晚,比起盈利,商家更注重早早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庆活动,更是一种能够将家庭、文化、历史融为一体的独特体验。二是更注重仪式感。从穿着消费来看,有国风元素满满的新中式,有喜气洋洋的亲子红色主题套装……,人们准备“新春战袍”,为过年增添仪式感;从节庆活动消费来看,烟花爆竹经营点线下排队、线上抢单,烟花爆竹销售火热,成为“抢手年货”,这不仅是春节“仪式感” “年味”,更是中国传统民俗重要活动。三是更注重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春节期间,实地参观了新疆国际大巴扎,一方面,大巴扎更新后更具有民族特色,集聚丝绸之路观光塔、大巴扎步行街、二道桥清真寺、宴艺大剧院、阿凡提和田烧烤乐园等主要景点,内部含有3000多家商铺,将新疆民族特色一一对外友好展示。另一方面,切实的发现,少数民族店铺对汉族游客更加亲切,待客朴实热情,同时少数民族参与过年的氛围逐渐浓厚。四是更注重科技感。无论是乌鲁木齐城市宣传片、地窝堡国际机场走廊、春节档电影,还是商场休闲娱乐设施,都越来越注重科技赋能,让城市更有生命力。
——智库思考:第一,增加城市节庆活动策划。春节期间人流自然而然的形式,在确保城市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文艺演出、艺术展览、民俗风情、体育竞技、特色街区游览等类型节庆活动,细化活动内容,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促进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场所。第二,对于民族符号较强的区域,以传统节庆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影响力。进一步推进科技赋能,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民族视觉形象。丰富民族文化符号和形象公益宣传内涵,强化宣传效果,同时加强在重要窗口、重点场所展示新疆民族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