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会重塑全球劳动力格局吗?
2024-12-26 17:00:00 来源:本站 浏览:407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科幻走进现实,并在工业生产、社会服务、物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智能。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设备,人形机器人则有望成为机器人家族新晋“顶流”。如今,一些人形机器人已在仓库、餐馆,甚至在工厂车间,以类似人类的适应性和智能,执行各种任务。它们是否会重塑全球劳动力格局?

一、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

       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发布较为乐观的市场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达万亿级规模。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更是大胆预测: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可能会超过人口数量。尤其是,花旗银行与头部人形企业Sanctuary AI 、谷歌、普渡科技、牛津大学等机构联合推出一份针对具身智能赛道的最新研究报告《AI机器人崛起:具身智能即将到来》,该报告中给出了目前最乐观的市场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台数将突破1百万台;2035年,台数将达到130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2090亿美元;2050年,全球将有6.48亿台人形机器人,并且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60.7%。

二、应用场景日益广泛

       目前,工业领域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首个重要应用领域。于美国而言,其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严重,2024年9月的美国统计数据表明,劳动力缺口约为100万个,尤其在汽车行业、工业制造与物流缺口更大,加之人形机器人成本低且回本速度快,其取代人力的机会较大。多数美国公司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生产领域。例如,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正促使人形机器人“阿特拉斯”进入工业领域,服务于工业探查、建筑工地监控和安全监察等方面;特斯拉公司开发的“擎天柱”变身为“工作狂”,从基本劳动到从事工厂和仓库里更复杂的操作均能轻松应对。

       未来二十年间,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场景广泛。花旗银行将人形企业主要发力的方向分为以下7种:家庭服务、工业、建造业、零售行业、快递配送、酒店配送、专业照护。其中,家庭服务肯定是前景最广阔的赛道。到2050年,家用的人形机器人将达到4.1亿台,约为工业领域的三倍。虽然其他五个应用场景也会有显著增长,但这些细分赛道的保有量远远小于家庭和工业领域。在家庭领域,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照护老年人或病弱者。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护理和社会工作者的短缺,家庭护理的需求将剧增,因此,大部分家庭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来自老年人家庭。

三、是否“劲敌”尚待观察

      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正引领着劳动力结构迎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变革。那么,这些机器人未来会是人类的得力助手,还是会成为取代人类工作的职场“劲敌”?目前,这一问题还没有答案。

      “阿尔贡1号”人形机器人现在专注于从事那些人类难以胜任或必须依靠机器来完成的任务。例如,它能够进行精细的铣削、雕刻等操作,而这些操作以往需要依靠多个不同的固定系统才能实现自动化。阿普特罗尼克公司和人形人工智能公司则让其人形机器人代替人类,从事一些容易导致人类受伤的工作,比如在仓库里搬运沉重庞大的箱子等。这类机器人有望广泛应用于物流和商超等场景。波士顿动力公司则专注于机器人的灵活性和承重能力。他们期待其人形机器人未来能在战场等复杂环境里“大显身手”。

     《福布斯》双周刊的报道强调,人形机器人将为它们涉足的所有领域注入智慧、力量和敏捷性。然而,这些人形机器人将以何种方式融入劳动力大军,需要政府深思熟虑、精心设计。为创建一个人类与人形机器人和谐共处的未来,人类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智慧。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04版(2024年12月24日)、高工人形机器人微信公众号(2024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