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升级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趋势。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既能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品更具创新力、吸引力,又能催生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现汇编重庆和湖南马栏山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新实践,供业内参阅。
重庆
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身着装有传感器的紧身衣,动作捕捉演员舞动棍棒,LED屏上的孙悟空也跟着耍起了金箍棒。在重庆永川科技片场的虚拟拍摄科技影棚,片场场景正实时转化为影视“大片”。
从浩瀚的宇宙到繁华的都市,各类场景可以快速切换。“这个充满科技感的片场,不仅拥有LED虚拟拍摄屏,还配套了虚拟制片、动作捕捉、全景声、数字资产、视效、渲染等生产环境。”达瓦(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琪说,围绕永川科技片场,公司构建起虚拟拍摄完整产业生态、统一的流程标准和专业的服务体系。科技片场中虚拟拍摄棚的使用率已超过90%。
除了技术服务,还有平台支撑,越来越多剧组实现了“拿着剧本来,带着成片走”。正在片场准备新项目的众合千澄(无锡)有限公司执行制片人李真说:“利用片场的服务平台,我们能够线上勘景、对接合适的演员,而且片场在食住行、服化道、场景协调等方面也提供了优质服务,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据了解,片场通过VR技术上架504个拍摄基地、837个外景点位,可为剧组节约60%的勘景时间。
永川科技片场是重庆以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文化产业加上数字技术,还让精美的石刻“开口说话”。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历史悠久,当地引入数字技术,让游客全方位体验这份沉淀了千年的美。
走进游览中心,两侧的4K、8K剧场,抢先为观众带来艺术震撼。4K宽屏电影《天下大足》介绍了大足石刻的开凿历程,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记录了大足石刻的经典造像。
《大足石刻》由实景拍摄和CG(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动画结合制作而成。在剧场特殊设计的座椅上顺势仰躺,屏幕中的石刻仿佛扑面而来,游客可以将石刻的每个细节看得一清二楚。
“数字建模、特殊的拍摄方式、特制的呈现手法,让游客获得沉浸式观影体验,从而对大足石刻有了直观了解。”重庆大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黎卫东介绍。
创新驱动,一大批高科技含量产品不断问世,一个个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重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荣昌区的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作为畜牧单品种国家级大数据服务平台,依托“数字监管平台”“智慧养殖管理系统”“生猪金融数据分析平台”三大平台,有效解决生猪养殖产业“日常监管”“疫病防控”“金融贷款”难题,还实现了生猪养殖、贩运、屠宰“一网式”实时监管。
“我们推出了生猪产业大模型和三大数字化服务平台——‘荣易养’‘荣易管’‘荣易卖’。赋能智慧养殖、数字监管和线上交易。”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主任秦友平说。
随着大数据中心的建成与运营,荣昌生猪产业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引进和培育了养殖、饲料、兽药、深加工、智能养殖装备、销售等企业100家,形成畜牧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湖南马栏山视频文创园
种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试验田”
10月16日上午,在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的“马栏山时间”文创活动上,阿里云、迅雷等8个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创新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湖南长沙市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园区新型文化业态再添生力军。
近年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聚焦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不断种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试验田”。
一部原本需要渲染20个小时的4K视频,现在只需半小时就能渲染完成。“支撑起这一效率变革的,是视频超算平台,以及前不久刚刚通过验收的技术攻关项目——‘超高清视频算法’。”湖南马栏山视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亮说。
画面中,“登山者”在“雪山”攀登,身旁大雪纷飞、狂风呼啸。镜头拉远到画面外,原来视频的主要背景都来自影视级扩展现实(XR)虚拟影棚。在这里,制作人员可以完成星辰大海和戈壁雪山的取景。今年初,受到广泛关注的短剧《柒两人生》,通过虚拟制片仅用14天便完成拍摄。
聚焦算力、算法、算据等企业共用、行业共需的基础设施,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不断夯实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技术底座。企业、高校以及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组成技术团队,搭建“云网算”平台。
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19座影棚(演播厅)实现算力入棚,动画渲染、虚拟拍摄所需时间大幅下降。“中国V链”内容智审系统,将AI应用到审片环节,微短剧备案审核时间由3个月缩短到3周,吸引一大批微短剧企业入驻。截至目前,马栏山“云网算”等新基建累计服务上云企业255家,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超9000万元。
在湖南博物院,1000件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只用了22天。文物建模放大6—8倍后,细节依旧清晰。依托于文物数字化技术,今年8月,被称作“24小时不打烊博物馆”的“山海”应用程序发布,上线3天用户数即破百万。
在长沙橘子洲景区,园区企业中广天择推出的《恰同学少年》多维沉浸式青春剧场,自去年开演以来,接待观众超9万人次。利用灯光、投影及数字媒体技术等科技手段增强文化体验,观众与百年前的“新青年”一同沉浸式学习,跨时空对话。“人在戏中,戏随人走”的观演体验,让很多观众深受感动。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近两年,在马栏山新引进的60余家头部企业中,新业态企业占比超六成;在园区现有124家音视频及文创相关规上企业中,新业态企业有92家,占比达74%。
“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了动漫游戏、数字文博、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数智出版、数字文旅等新型文化业态,成为马栏山打造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的关键支撑。”在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的“马栏山时间”文创活动上,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曾雄说。
素材来源 |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21日,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