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国庆假期收官,全国及长三角各地区都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文旅“成绩单”。各地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商业、农业等深度融合,丰富高质量文旅产品供给,带动假日市场持续升温。现整理全国及长三角地区国庆假日旅游市场数据,并汇编上海及江、浙、皖三省国庆假日期间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相关举措,供业内参阅。
一、全国及长三角地区国庆假期旅游市场数据总览
今年国庆假期,游客出游意愿被进一步激发,旅游市场表现火热。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9亿人次。据中国铁路消息,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9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亿人次。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节假日7天,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较2019年同期增长7.9%。
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长假七天共接待游客1862.25万人次,上海地区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为269.19亿元,同比增长4.60%;上海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59%,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773万人次。
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国庆假期全省纳入监测的旅游景区和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地共接待游客3883.74万人次,游客消费164.83亿元,按可比口径日均同比2023年增长4.23%和4.55%,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6.14%和26.97%。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前6天,江苏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153.5亿元,同比增长2.56%,占全行业异地消费的36.97%,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7.99%,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浙江省综合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和旅游花费抽样调查,国庆假日累计浙江全域旅游人数3694.3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游客2092.3万人次。全域旅游综合收入508.1亿元,同比增长20.4%,比2019年同期增长21%;游客人均花费1375.4元,同比增长3.3%,创假日抽样调查(2021年)以来同期最高。
安徽省689家A级旅游景区国庆假日期间接待游客1877.9万人次,门票收入27856.9万元。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人数、门票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6%、23.7%。大黄山旅游持续走高,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4.4%,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龙头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二、 全国及长三角地区国庆假期文旅市场观察
1.全国:文旅消费热力十足
群众出游意愿高涨,文旅消费热力十足。“跟着演出去旅行”有力激发消费新动能。据测算,假日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4.43万场次,同比增长14.5%;票房收入22.09亿元,同比增长25.9%;观众1169.7万人次,同比增长13.3%。商圈街区节日氛围浓郁,成为消费新亮点。假日期间,纳入监测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达9686.2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每夜较2023年增长25.4%。受益于签证和通关政策优化、免签国家范围扩大、入境旅游服务便利化水平提高等因素,入境旅游持续升温。
传统文化焕发活力,国潮非遗出彩出圈。文博场馆持续火爆,多地开展延时服务,推出夜游项目。多地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推出川剧变脸、秦腔、皮影戏、古彩戏法、国风舞蹈、国风音乐等项目,吸引大批游客。全国举办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近3900场,逛非遗集市、看非遗演出、品非遗味道越来越成为年轻人假期新选择。
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国庆节假期,爱国氛围叠加出游热情,参观红色主题展览、游览红色景区、探寻红色遗迹成为广大游客庆祝祖国华诞的热门方式。各地围绕庆祝农民丰收、欢度国庆等主题开展1000余项“乡村创意生活季”系列活动,带动乡村旅游订单大幅增长。各地加大保障力度,增加值守力量、采取分流措施,提升旅游高峰期管理效率和游客体验,努力让游客游得放心、安心、舒心。多地政府机关“敞开门,迎游人”,开放具备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停车场,缓解节假日就餐和停车压力,广受游客好评。
2.上海:文旅资源集聚效应明显
国庆长假恰逢第35届上海旅游节火热开展,上海突出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文商旅体展多业态联动,策划推出了“都市风情”“畅游水岸”“爱购时节”等八大板块百余项假日文旅产品和活动,16个区各具特色的旅游节精彩活动,令假日期间的上海变身为一座巨大的“都市主题乐园”。
上海充分发挥文博、美术、演艺资源聚集效应,从“何以敦煌”和“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两大顶级文化资源大展到《剧院魅影》和《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经典演艺作品,各类文博展览和演艺体验精彩纷呈。与此同时,上海各大古镇集中发力,推动“国潮”旅游破圈,将独具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特色美食融入江南水乡风貌,推出一系列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古镇新发现”系列文旅活动。嘉定举办的南翔国潮大会推出“光影古镇”“烟火古镇”“非遗古镇”等五大板块20项主题活动,以经典的“千桌万人”小笼宴、古镇民俗展演、国风国潮走秀和潮流IP联名活动等方式创新演绎古镇国潮新玩法。金泽古镇的江南文化生活节、枫泾古镇的“笑天地”专场演出、新场古镇的古镇海派生活中医集市、朱家角古镇的《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泗泾古镇的国潮市集等活动,让古镇邂逅潮流新次元,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得益彰。
2.浙江:文旅大餐花式翻新
国庆假期,浙江省各地发挥特色优势,商文旅联动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大餐”,吸引客流带动消费。全国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杭州市举办,全省16个试点县(市、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案例被列入全国“领跑县”典型案例。假日期间,义乌市推出“义乌好好逛”主题活动,发放百万进口商品消费券;临海市台州府城深挖宋韵文化,打造“大型实景演出+散点情景演艺”的“全城同庆 好戏来临”特色主题活动;温州市紧抓杭温高铁开通契机,举办音乐节、演唱会等活动;绍兴市第一个文商旅住综合体项目“绍兴天地”开业,工业遗址换新成商业街区;丽水市打造集餐饮、文娱、演艺为一体的龙门岭文化演艺餐饮街。
同时,各大品牌首店“扎堆”上新,带旺假期商圈消费热力。杭州市湖滨商圈创新假日消费新场景,“西子廊桥”焕新亮相,打造全新沉浸式4D实景互动体验,相关做法获央视点赞;宁波市天一广场蜡笔小新主题快闪店首秀亮相;温州市五马历史文化街区铁枫堂、森马、安踏、桂新园等知名品牌新店集中首发;金华市世贸城市广场开业6家新品首店,全市各大首秀首展首店累计集聚客流154万人次,累计拉动消费1.61亿元;衢州市南湖恒太城、银泰inPARK首开营业,集聚200多家首开店铺,日均游客超20万人次。
此外,各地积极探索“夜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夜食、夜娱、夜购、夜演等众多夜消费场景层出不穷、玩法多样,多彩“夜经济”成为黄金周消费市场新引擎。杭州市在钱塘江畔连续举办“七十五载辉煌路 光影礼赞新时代”2024年国庆主题灯光秀,钱塘江夜游接待游客过万名,此外,武林夜市、中医养生夜市、浙农·东巢艺术公园落日夜市等网红夜市也人潮涌动;宁波市打造月光经济新空间,将老棉纺厂改造成全新的互联网文创园,吸引大批的市民游客体验;绍兴市东浦黄酒小镇举办民乐演出、诗酒音乐会、江南秀等夜间展演活动,吸引游客体验黄酒文化、运河风情,带热了假期小镇“夜经济”。
3.江苏: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国庆期间,江苏各地共推出2900多项主题活动、629项惠民措施,涵盖旅游、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南京市文旅消费金额74亿元,全省占比达22.6%,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南京文旅系统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全面优化文旅服务,多渠道丰富文旅消费供给。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惠享近郊游·欢乐度国庆’——2024‘十一’南京主城周边特色景区深度游”“惠享近郊游·国庆直通车”等活动;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66家优质旅行社赴溧水、高淳区和园博园实地踩线,开展互惠引流;各类科技体验项目及产品解锁假期新玩法,如千客级豪华游轮“长江之恋”特别引入的“模拟驾驶舱”项目、德基艺术博物馆“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大梦·红楼》沉浸式展演等。
苏州市成功举办“游购 Here You Go”品牌发布会,出台《苏州市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丰富产品供给的意见》,聚焦演唱会、体育赛事、剧场演出、低空文旅等消费热点,推出十条针对性举措,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加丰富、优质、多元的文旅体消费选择。同时为应对长假人流客流高峰,各相关部门提前发布演出活动、道路交通、景区预约、降温降雨等提醒提示,市假日旅游专班机制制定发布国庆假期旅游交通换乘出行攻略,保障出行便捷畅通。
4.安徽:消费升级趋势显现
安徽聚焦“皖美假日·欢乐国庆”主题,精心推出旅游休闲、文博展览、文艺演出、特色节会、非遗体验等3000余场“文旅大餐”。个性化消费凸显。庐江县云里安凹民宿的乡村风情,金寨中国红岭公路的自驾,阜阳管仲老街的踩街活动,黄山演艺城的《徽秀》表演,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成为安徽潮流。岳西牛草山太空舱营地,吸引3.1万游客“玩在天空、住在太空、仰望星空”。泾县61家“村咖”共计销售咖啡14.3万杯,日均销售2万杯。文化游热度不减。“文博热”“非遗热”“国潮热”持续升温,各大博物馆、文化市集纷纷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文化遗产在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与魅力。调查显示,假日期间参与文化活动的游客超过七成,人均文创花费占购物花费的近两成。县域游增势强劲。一波追求“松弛感”的年轻人奔向县城和乡村,黟县塔川村、砀山县、含山县等充满美好生活元素的“宝藏小城”和“皖美乡村”成为热门选择。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占全省总接待量的50.9%。重点观测100家“皖美民宿”共接待游客3.9万人次,同比增长5.9%。
素材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 2024年10月08日 ); 证券日报( 2024年10月08日 );央广网( 2024年10月08日 );浙江商务公众号(2024年10月7日);安徽日报( 2024年10月08日 );江苏文旅公众号( 2024年10月7日 );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2024年10月7日 );南京文旅公众号( 2024年10月7日 );上观新闻( 2024年10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