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前沿赛道与政策汇总
2024-09-05 17:00:00 来源:本站 浏览:5886

2023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迎发展新机遇。

 

一、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2023年,受到民用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深化化等影响,中国低空经济高速发展,较2022年相比经济规模增速进一步提升。根据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的逐步显现,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2023年,低空经济规模贡献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最大(接近55%),间接、引质产生的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贡献近40%,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显现。

低空经济创新资源区域分布。华东、中南地区创新活跃度最高,华北地区逐步增强。中国低空经济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由2014年的852件增长至202314134 件,增长近16倍,且近三年持续保持超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各地区分年度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呈现增长态势,总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华东和中南地区,中南地区集中在广州、深圳、武汉、长沙等城市,华东地区集中在南京、上海、杭州、景德镇、合肥等城市。低空经济创新资源聚集TOP50城市的专利有效量共有39307件。从具体城市看,北京、深圳、南京位列前三,广州、成都、西安紧追其后。从区域分布看,低空经济专利有效量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

低空经济相关院校区域分布。开设航空专业的院校主要集中在陕西、四川、北京、山东等省份。从区域分布看,陕西(本科5家、专科3家)、四川(本科4家、专科4家)两省开设航空专业的本科、专科院校最为集中,北京(本科6家、专科0家)、山东(本科4家、专科2家)、广东(本科3家、专科3家)、河南(本科3家、专科2家)、上海(本科4家、专科1家)等地高校资源也较为丰富。院校分布中,本科院校主要集中在北京、陕西、四川、上海和山东等地,专科院校主要集中在四川、陕西、贵州、广东、河南等地。

低空经济企业资源区域分布。据统计,截止至20242月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共有企业超5.7万家,从成立时间看近五年新成立的企业数达到近2.1万家,近十年成立的企业数占比接近80%。从区域分布看,低空经济企业从中南(2.2万家,占比37.4%)、华东(1.6万家,占比27.6%)、华北(0.7万家,占比12.6%)、西南(0.5万家,占比9.2%)、西北(0.4万家,占比7.4%)和东北(0.3万家,占比5.8%)由高到低分布,超六成企业分布在中南和华东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山东省等地区,华北地区占比约12.6%,主要集中在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三地。截至20242月,中国低空经济企业资源集聚TOP50城市拥有的企业占比全国企业资源比例高达93.3%。从具体城市看,深圳、广州、北京位列前三,成都、长沙、西安、南京、上海紧追其后。从TOP50城市的省(市、自治区)分布看,江苏省入围城市数量最多达到6个,广东省、浙江省分别为5个城市。

 

二、低空经济前沿赛道

前沿赛道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一是规模大、增速快。2023年,受到低空经济政策驱动以及eVTOL商业化进程的提速影响,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到9.8亿元,同比增长77.3%。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南(3.8)和华东(2.9)两地,华北(2.0)、西南(0.4)、东北(0.4)、西北(0.3)地区以相关整机试验及关键系统配套为主,四个区域总体产业规模在3亿元左右。预计2024eVTOL产业将迎来第一轮商业化爆发周期,规模将大幅提升,随着多机型适航认证的加速推进,将保持较高增长态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95.0亿元。二是投融资事件占比高、投资价值大。2023年中国eVTOL领域投资事件中eVTOL整机制造领域的投融资事件数量最多,占总投融资事件的85.8%,这些投融资事件主要集中倾转旋翼构型领域,资本比较看好倾转构型这一技术路线,加大对该技术路线的企业的投资。从已披露的投融资金额来看,受到多旋翼构型eVTOL技术风险和研制难度较低相对较快实现产业化等因素影响,整机制造中从事多旋翼构型技术路线的企业获投金额最大。2023eVTOL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商业化运营和相关产品量产正在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整机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按照不同的产业环节分析中国主要的eVTOL企业,筛选出来了2023年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包括9家(亿航智能、时的科技、零重力、沃兰特、峰飞航空、小鹏汇天、磐拓航空、御风未来、沃飞长空)整机企业和11家(四川九洲、致导科技、边界智控、迈吉易威、松正、精准测控、创衡控制、麻省固能、宁德时代、力神电池、国轩高科)关键系统企业。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有着较高的行业地位。

前沿赛道二:民用无人机。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民用无人机已经成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力机型。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到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从地区规模分布来看,中国民用无人机主要集中在中南地区,产业规模达到885.6亿元,占总体比重达到75.4%。工业级无人机在应急保障、能源巡检、农林植保等应用场景中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2023年产业规模达766.8亿元,占比65.3%

前沿赛道三:其他潜力培育赛道。低空智联网领域,围绕低空新型基础设施整体仍然处于发展早期,该领域目前以运营商等单位为主,开展低空网络设施、数据设施和监管设施开展产品开发与能力建设领域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低空安全产业领域,随着低空飞行活动日益活跃,针对重要设施场所和飞行安全,建立系统完善的安全防护能力至关重要。以无人机反制、电子对抗等技术延伸的装备,以及低空飞行安全相关保障设施设备具有较大发展空间领域。

 

三、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最新政策汇总

国家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发展。20212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41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将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2024327日,四部委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出2027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并从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动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构建高效融合产业生态等五大领域提出了20项具体任务。为积极响应号召,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规划以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多个省级地区颁布相关政策,并将低空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包括北京、广东、福建、河南、湖南、山东、安徽、上海、浙江、四川、重庆、黑龙江、新疆、海南、江苏、江西、辽宁、山西、陕西、云南、内蒙古等地区。

 

素材来源:摘自2024年4月1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24)》;2024年5月23日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各省市低空经济最新政策汇总分析》;2024年8月28日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发布的《2024年国内省级低空经济相关政策不完全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