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掀起"China Travel"热潮,入境游持续升温成为互联网的流量密码。然而在这一热潮背后,我们仍需保持冷静观察。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对外开放战略,我们必须审视并优化我们的文旅服务和政策,以进一步增强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意愿。
一、免签便利:中国旅游市场的新引擎
国家移民管理局今日发布了《关于扩大在河南、云南省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公告》。截至目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已在全国37个口岸对美国、加拿大、英国等54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图源: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中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记录了1464万人次的外国人入境旅行,同比增长152.7%。据统计,通过免签入境超854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从目的地来看,大城市依然是外国旅客热门目的地。去哪儿数据显示,外国旅客在中国乘飞机的热门目的地前十位分别为:广州、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西安、重庆、昆明、青岛。
图源:新京报
二、解码流量:入境游热度背后的驱动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6月25日发布的《入境旅游发展报告——恢复与展望》中指出:当前,我国国际游客接待环境持续优化,国内旅游新产品、新场景为入境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各旅游目的地持续推出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体验项目和活动,丰富入境游客可体验的文旅场景和内容。
1
文化驱动力:中国文化和美好生活体验构成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根据中国旅游 研究院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美食、医疗保健、购物等构成的美好生活也是来华游客的主要体验内容。
2
服务驱动力:文化和旅游部推进落实关于景区参观、酒店住宿、产品供给、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各项举措。具体来看,在优化支付环境方面,将推动旅游景区建立受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所需的软硬件设施,构建包容多元的支付环境,推动在入境游客较多、消费场所比较密集的旅游场所配套布设外币兑换服务点等。在推动入园便利化方面,将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同时发力,推动所有旅游景区保留人工窗口,推动实施线上预约购票的旅游景区优化预约程序,推动重点旅游景区线上预约程序提供英文界面,将外国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台居民来往内地(大陆)通行证等纳入认可使用的身份证件范围。同时,推动重点旅游场所完善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不断提高服务人员外语服务水平。在旅游旺季,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弹性供给等措施,提升文旅场所的接待能力。
三、冷静观察:我国入境旅游业的挑战解析
在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进一步释放的当下,《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中也指出了我国入境旅游发展仍需应对的挑战:
01
一是供应链重构:入境旅行服务商需要重新链接境内外合作供应商,部分入境旅行服务商和供应商已经离开,很多从业人员转行,机票价格较高、景区、交通门票预订困难、外宾住宿接待限制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都是行业供应链重构需要考虑以及逐步解决的问题,但重构也意味着新的市场进入机会。
02
二是数字化转型:很多入境旅行服务商在疫情期间通过数字工具维系潜在用户,为疫后迅速开展线下业务积累了用户基础,但新技术,典型如2022年迅速走入大众视线的各类AI工具也对数字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企业也正在积极将AI工具融入业务流程,未来各类AI工具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组织效率和效益。
03
三是国内旅游协同:疫情期间,国内旅游产品创新和目的地升级为入境旅游提供了新的产品和空间场景,但短期对入境旅游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挤出。长期来看,入境旅行社可更广泛地将国内深度体验产品或场景转向服务入境游客,这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
四、抓住风口: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可持续探索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认为各级旅游目的地应持续致力于文化体验性与异地生活感的打造,继续强化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美丽,提升和拓展国际游客的异地生活便利度和空间,加强与各类市场主体联合开展海外目的地营销,以提升目的地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一是在文化体验方面:可优先着手于重点博物馆外语讲解服务的升级及配套休闲服务的完善,筛选一批面向国际游客的古建住宿(Chinese architecture hospitality, CAH),联合特色旅行服务运营商推出“别样发现”旅行线路,从而在产品升级、场景打造以及线路设计方面持续继续强化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魅力。
二是在异地生活方面:通过消减入境游客与我国居民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持续提升入境游客在华旅行的异地生活便利度,借势UNWTO评选出的“最佳旅游乡村(Best Tourism Villages)”,面向国际市场推出一批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持续拓展入境游客在华的体验空间。
三是在海外营销方面:各级目的地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合作。在线上联合他们制作旅游指南和纪念品,并提供相关资助;面向入境旅行服务商征集高质量的入境旅游文化体验产品和线路,并提供多种形式的资助,在线下联合他们通过展会、路演等向境外B和C端受众推广中国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和线路,持续强化国际社会对中国作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认知。
内容来源 | 国家移民管理局2024年7月15日;新京报2024年7月13日;中国旅游报2024年6月28日;光明日报2024年3月30日;中国旅游研究院2024年2月3日。
编辑 | 王艺晓
声明 | 本平台尊重原创与知识产权,凡转载或改编均主动标明出处。如友情平台对我们的文章采取改编或转载,请私信后台与编辑联系,申请白名单或进行正确署名引用。若发现私自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携手共益,共创繁荣。
也许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