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数字创意产业将面临新的发展阶段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社科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我院首席研究员李萌博士近日在参加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构建数字创意产业国际合作平台研讨会”时,对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背景做了解读,对国家层面将要采取的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做了分析,对如何构建数字创意产业国际合作平台提出了具体建议与思考。
一、数字创意产业首次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年规划的背景
2016年12月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把数字创意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一起列为10万亿元级五大新支柱产业。提出“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创造引领新消费”。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这标志着数字创意产业正式进入了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规划》对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从“创新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提升创新设计水平”、“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四个方面明确了数字创意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路径。随后推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2016版),从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应用服务三大类别,明确了数字创意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
数字创意产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的需要:
一是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主要是优化应对新消费需求的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需要。
二是应对产业革命发展新趋势的需要。跨界融合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样态,技术、制度、模式综合突破推动产业变革的态势不断加强,需要数字创意产业的大发展。
三是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需要。目前中国站在了向世界深度开放、与世界深度互动的对外开放新起点,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新价值的有效传播和更大范围内的认同需要数字创意产业的大发展。
二、数字创意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建议
从现阶段国内外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看,可着重率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数字创意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和机制;
二是探索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双向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三是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应用性人才培养交流平台;
四是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国际合作承载区;
五是构建数字创意产业国际创新联盟;
六是构建数字创意产业政策、规划、标准研究联盟;
七是举办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合作平台。
通过国际合作平台的构建,提高中国数字创意产业从全球范围内吸纳、配置高层次产业创新要素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加快推动数字创意新经济的发展步伐。
(作者:李萌,中国社科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引用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