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在家庭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宠物不再仅仅是看家护院的助手,而是成为家庭成员,甚至情感寄托。宠物友好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不仅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包容与进步,也带来了消费模式的变革。宠物友好城市的探索是一个文化与消费双重革新的过程。它不仅提升了宠物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发展。随着宠物友好理念的深入人心,未来的城市将更加温馨、包容,成为宠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本文从上博举办博物馆奇“喵”夜切入,探索了宠物友好理念、宠物友好城市探索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启发读者对宠物友好城市概念的深入思考。
01 “喵星人”带动观展消费
今年7月19日,上海博物馆将举办“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的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这将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展示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此次展览还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上海博物馆将结合古埃及文明中重要的动物元素和最新发现的萨卡拉猫神庙,在展览期间举办博物馆奇“喵”夜,邀请观众携带宠物猫一同参观。这在全球综合类博物馆中尚属首次,允许观众携带宠物猫一同观展。为了打造“宠物友好”的展览环境,上海博物馆将与航空公司、酒店等行业合作,推出“宠物友好型”航班和宾馆,以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带动城市综合消费。
“喵星人”的加入,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活力和话题度,成为观展体验与消费的新动力,这无疑将开启博物馆观展消费的新模式,引领文化消费的新潮流。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展览的吸引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文化消费的新风尚。
02 宠物友好理念
宠物友好理念的提出,其实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创新思维。它的核心,在于为宠物创造一个集社交、娱乐于一体的环境,同时为场景中的其他人带来更安全、更有趣的体验。这一理念的实践,意味着要敞开怀抱,热情欢迎宠物进入共享空间,并为它们提供周到细致的便利设施。
宠物友好理念的深层次内涵,是对传统空间理念的一种颠覆和创新。它倡导的是一种人宠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新理念。在于精心营造空间的“边界感”。一方面,要充分展现“人宠和谐共生”的人文关怀,让宠物成为共享空间的一份子;另一方面,又要设定合理的“界限”,确保非养宠人群也能在空间中自由游逛,享受无拘无束的体验。这种平衡与兼顾,正是宠物友好理念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它倡导的是一种包容、尊重、和谐共生的理念,旨在打造一个既适合宠物,又适合人类的共享空间。通过精心设计和周到考虑,宠物友好理念让宠物和人类都能在这个空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享受美好的时光。
03 宠物友好城市探索
近日,长宁文旅制定了一份长宁区宠物友好citywalk攻略,为宠物主人和他们的宠物提供了一个探索和享受的好去处。主要包括CPARK海粟文化广场、幸福里、新华·社区营造中心、百联西郊购物中心等宠物友好的地点。其中,CPARK海粟文化广场是一个集美术馆、绿地、餐饮商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这里为宠物提供了大片绿地,还有自助饮水机供宠物使用。广场内还有一家名为“宠物电力公司”的宠物用品商店,提供100+高端宠物品牌的产品。新华·社区营造中心是一个开放性的宠物友好社区,经常举办宠物友好派对,提供绿油油的草坪和艺术装置,是一个适合宠物和主人共同享受的都市游乐场。
上海黄浦滨江沿岸腹地狭窄,空间资源极为紧缺,目前其公共空间的定位以休闲运动为主要功能,分设跑步道、慢跑道和自行车道。根据《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限制性活动区域、时段、秩序设定指引(试行)》,目前黄浦滨江全线范围内禁止遛狗。但随着到达滨江的上海市民群众对宠物友好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黄浦区也将结合滨江空间纵深和地域实际条件,拟在滨江空间相对宽阔区域研究规划“萌宠乐园”,相关项目正在论证之中。
宠物友好城市的探索实践是一个多维度的进程,它涉及到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在城市规划层面,宠物友好城市通过增设宠物公园、宠物友好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宠物专用设施,为宠物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和便利条件。社会文化方面,宠物友好城市鼓励社区组织举办宠物相关活动,增强宠物与居民之间的互动,提升宠物的社会地位和居民对宠物的认同感。经济领域,宠物友好城市的建设带动了宠物经济的繁荣,从宠物食品、玩具到宠物服务,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宠物消费市场。同时,法律法规的完善也是宠物友好城市探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立法保障宠物权益,规范宠物行为,确保宠物与人类和谐共处。整体而言,宠物友好城市的探索实践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旨在为宠物和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生活环境。
宠物友好城市的探索虽然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城市在为宠物提供更多活动空间的同时,必须确保不破坏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其次,社会融合问题不容忽视,宠物友好城市需要在宠物爱好者和非宠物爱好者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因宠物问题引发的社区矛盾和社会冲突。此外,宠物福利问题也是一大挑战,如何在确保宠物基本权益的同时,又不过度增加宠物主人的负担,需要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共同思考。最后,宠物友好城市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宠物管理的复杂性,包括宠物登记、疫苗接种、行为规范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来支撑。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在推进宠物友好城市建设时,必须采取全面、审慎的策略,以确保这一探索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04 总结与思考
宠物友好城市探索正成为文化和消费领域的一大革新,它不仅提升了城市生活的包容性和多元性,还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宠物友好理念的实践,城市空间变得更加开放和共享,宠物得以成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这不仅丰富了宠物和宠物主人的生活体验,还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宠物用品商店、宠物友好型酒店和航班等。这种理念的推广,体现了社会对动物福利的重视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认同。
宠物友好城市探索还带来了消费模式的转变。它激发了宠物主人的消费潜力,带动了宠物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增长,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此外,宠物友好的公共空间和活动,如上海博物馆的奇“喵”夜和长宁区的宠物友好citywalk,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选择,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宠物友好城市探索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它倡导的是一种包容、尊重、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精心设计空间的“边界感”,既满足宠物的需求,又兼顾非养宠人群的感受,实现人与宠物的和谐共处。
总之,宠物友好城市探索在文化和消费领域所带来的革新和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它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是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这一理念的不断推广和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城市将变得更加友好、包容和充满活力。
素材来源 | 解放日报《沉浸式体验神秘古埃及文明》,上海长宁文旅《旅游打卡|长宁宠物友好citywalk攻略出炉!带上你的“毛孩子”去探索吧!》,文汇报《上海黄浦滨江不能带宠物游玩遭吐槽,官方回应:将响应市民需求》
编辑 | 王佳婧
声明 | 本平台尊重原创与知识产权,凡转载或改编均主动标明出处。如友情平台对我们的文章采取改编或转载,请私信后台与编辑联系,申请白名单或进行正确署名引用。若发现私自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携手共益,共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