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
2023-08-15 21:27:00 来源:本站 浏览:1566
智库视点:8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该《行动计划》以“坚持铸魂育人”“坚持统筹联动”“坚持守正创新”为工作原则,提出4方面共10项主要任务。
《行动计划》以“坚持铸魂育人”“坚持统筹联动”“坚持守正创新”为工作原则,提出4方面共10项主要任务。
1.开展红色研学精品课程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将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面向新时代青少年,在全国推出一批导向明确、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具有新时代引领力的红色旅游研学项目;组织相关旅游类院校拍摄制作“探寻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特色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遴选推出一批红色研学精品课程。各地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全国青少年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联络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阵地作用,依托“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传播体系,打造“思想引领+红色旅游”的青少年研学课程,制作推出专题团课、队课。各地学校可择优遴选相关研学精品课程作为社会实践课程,供广大思政课教师用作教学案例、教学素材等,为广大思政课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供资源支撑。2.推动红色文化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推动高校以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红色文化为着力点,推动中小学校以语文、历史等教材中红色题材的课文为基础,结合各地红色资源特点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在日常学习中发挥铸魂育人功能。3.组织专业宣讲员讲述红色故事。组织各类学校理论宣讲团、师生巡讲团、各级青年讲师团、巾帼宣讲团成员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和红色旅游资源,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分众化、互动式、面对面”宣讲活动。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相关单位围绕活动目标,以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优秀红色讲解员等为示范带动,组成宣讲组,走进当地大中小学校开展主题宣讲。积极鼓励青少年走出校园,到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现场聆听红色故事并深入交流。宣讲活动要按照青少年认知规律,结合青少年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运用红色故事、文物展示、道具展示等喜闻乐见的方式,配合使用视频、音频、PPT等多媒体素材,增强宣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青少年的情感共鸣。4.组织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支持大中小学校利用思政课、党课、团课、主题党日、团日、班队会、课后服务等,积极引导和组织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鼓励各地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与大中小学校开展密切合作,联合培养“青少年红色讲解员”“红领巾讲解员”,让青少年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阐述红色精神。5.邀请先进典型代表讲述红色故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结合领导班子上讲台、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邀请功勋模范人物、“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五老”“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以及“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青年好网民”“三八红旗手”“中国巾帼好网民”等先进典型代表,进学校、进课堂、进网络、进景区,用真实感人的历史资料和亲身经历,让广大青少年学有榜样、行有示范。6.举办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形成的伟大精神,通过组织全国的红色讲解员参加各地选拔赛、全国初赛和决赛3个阶段的比赛,讲述中国共产党新时代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典型,挖掘推出一批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的新时代故事,推动引领全国红色讲解员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7.举办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以“红色导向,传承基因,不忘初心,面向未来”为宗旨,组织全国高校师生围绕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进行选题创作,构建“红旅大赛”为龙头、各高校“大思政课”为基础、各地红色旅游景点为实践载体的大学生红色教育培养体系。鼓励各地高校组织学生积极参赛并创作一批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旅游营销方案、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红色精神微讲解、红色足迹微视频、红色故事微漫画等作品,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8.优化红色旅游产品供给。持续完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鼓励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研学精品线路,开发一批满足青少年需求的全国红色旅游文创精品,打造一批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全国红色旅游优秀演艺作品。推动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不断完善红色旅游数字基础设施,合理运用大数据、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式全国红色旅游实景课堂。
9.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水平。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要结合青少年研学特点,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价值内涵,丰富红色旅游形式,加强接待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安全管理服务,不断构建完善红色旅游研学保障体系。要为青少年学生开辟绿色通道、设立网上预约和开放日,提供便利支持;积极推行分层次多样化讲解服务,为青少年量身研发专属解说词,提供优质服务。10.完善红色研学实践教学机制。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体验式、现场式展示阐述红色历史的优势,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鼓励各地教育部门、共青团、妇联和关工委组织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和红色主题研学实践,并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计划;组织“五老”及相关单位参与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重走红色路线;组织大中小学生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烈士祭扫,瞻仰参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开展读书、征文、演讲、展演、夏令营冬令营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各地教育部门要推动青少年学生家长充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等闲暇时间带领和支持子女参观游览革命历史类、“大国重器”类和乡村振兴类红色旅游景点,帮助青少年感悟伟大成就,坚定历史自信。
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持续向好,产品供给质量持续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去年12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红色旅游蓝皮书《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4.1亿人次,实现了10倍增长。2020年,红色旅游表现出较强韧性,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2021年一季度全国红色旅游总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1028%,2021年上半年全国红色旅游总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268.8%。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更加凸显,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少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力争用3年时间,针对青少年在全国打造百堂红色研学精品课程,推出千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开展万场红色旅游宣讲活动,覆盖上亿大中小学师生。
红色研学是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践行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此前有相关统计数据预测,2023年我国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有望接近万亿元。在红色研学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红色研学内容同质化严重;红色旅游形式简单,内容枯燥,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有效挖掘;红色旅游的形式单一,参与性差;另外红色旅游中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红色宣讲员不能充分体现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等等。红色研学旅行是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培养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青少年群体,如何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如何避免同质化以及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倾向,如何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释放其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需要深度研究的课题。
《行动计划》的发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等重要论述精神提供了实践指导。
来源 |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