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旅典型案例:蟠龙古镇
2023-05-21 22:16:00 来源:本站 浏览:2450

智库视点:都市文旅的发生地通常是城市中具有文化底蕴的空间,这个文化可以是历史的、人文的、潮流的。都市文旅因其高灵活度和便捷性,不会被时间所掣肘,所以项目的体量没有硬性标准,可以是街区、景区,也可以是文商旅综合体,甚至是一家小店。都市文旅重新定义了“附近”这个概念,让家门口的旅行变得也很有趣。我们将分别针对国内外都市文旅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读,此次推出第一期:新晋网红打卡地——蟠龙古镇。

根据蟠龙天地公布的开业成绩单,在“五一”假期5天时间内,总客流量愈11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高达3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本就自带流量的千年历史古镇,如今以自然和文化焕新成“摩登江南”,令蟠龙天地未开业就率先“出圈”。

01

城市更新新样本:蟠龙古镇
2023年4月29日,由瑞安集团打造的上海蟠龙天地正式开业。蟠龙古镇是上海3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蟠龙城中村地块也是上海第一批获得市政府批复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江南古镇蟠龙镇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依托于蟠龙古镇,如今改造完成的上海蟠龙天地成为集商业、住宅、酒店、绿地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整体规划超50万方,商业建筑面积7.5万方,公共绿地23万方。保留了完整水系及桥文化以及十字街区域,将香花桥、凤来桥、程家祠堂等3座青浦文物保护建筑和众多老建筑修旧如旧。

如今,这个集水乡底蕴、艺术人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园里的江南新天地”,吸引人流的魔力丝毫不输前滩太古里、瑞虹天地太阳宫、张园等“网红商圈”。宠物公园、艺术精品酒店、有机餐厅、城市营地很好地迎合了都市需求,而茶艺会馆、当代肉铺、琴棋书画、非遗文化等业态则传递着传统江南文化,形成集餐饮、文化、娱乐、消费为一体的综合项目

千年古镇变身潮流打卡地标,是上海城中村改造提速的缩影。上海近日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开展城市更新六大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其中,城中村改造是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中的重要部分。


据介绍,蟠龙天地项目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动态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方式,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在保留传承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对蟠龙古镇进行整体改造与再利用开发,打造新的上海文化地标和展示窗口。

在建设中,承建方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文化唤醒Culture、自然融合Nature、城市焕新Future成为改造所秉承的“内核”理念:通过Culture(文化唤醒),探索江南人文精神;通过Nature(自然融合)还原江南自然场域,打造有态度的城市生态哲学;通过Future(城市焕新)智造江南未来体验,打造有跨度的城市未来地标。

新生的蟠龙镇包括约23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约5万平方米的水乡古镇商业空间和约25万平方米的居住区。蟠龙天地沿袭了江南水乡的特色,但也并非简单地复制历史,一味复古,生造“古董”。经过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规划师、建筑师的充分论证,设计方将历史的踪迹和新的功能植入蟠龙天地的空间“肌理”。滨水的十字街,保留了多座历史建筑,充分融合非遗文创;蟠龙庵、程家祠堂、香花桥等历经沧桑的古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古镇商业区融汇“古今东西”的未来商业形态,在设计上致力打破“千镇一面”的传统古镇商业模式,引入众多新业态,比如:当代肉铺、宠物公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设置的蟠龙粮仓正被打造成为粮仓艺术酒店。


焕然一新的盘龙古镇最大亮点在于空间、环境的多元化,在于建筑的品质和街道景观的工艺,这些让蟠龙镇的历史和文脉得以延续,又给人们提供诗意的生活环境,成为江南水乡与公园绿地相伴新天地。今后,蟠龙天地将创新打造“江南文化节”“二十四节气”等节庆文化活动,并延续传统,举办元宵、新年、端午、浴佛节等集市活动,并开展水上剧场等文艺演出。


02

蟠龙古镇的前世今生


蟠龙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隋朝的普门教寺,据史料记载,普门教寺建成于如今的蟠龙镇北,“每逢四月初八浴佛节,商贾云集,游人如织”。
始于隋、建于宋、兴于明清,历经岁月沉淀的蟠龙镇最终发展为东西长一里、南北长半里之十字街,从事耕织之民众居于此。清光绪元年,《盘龙镇志》记载:“其地处青邑东境,与上海县接壤,曲水萦居,溪桥鱼唱,盖鱼米之乡。”
蟠龙港又称盘龙汇、盘龙塘,是古时吴淞江五大浦之一,迂回曲折,有“蟠龙十八弯,弯弯见蟠龙”之说,意谓每转一弯,都能见到蟠龙镇,但船总是抵达不到,曲弯之多,可想而见。因其状盘旋屈曲,势如游龙,故名蟠龙。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至今,蟠龙古镇还保留着浓郁的江南特色,大量的历史建筑遗存真实地记录着那个回忆里的江南。按照保护规划,蟠龙古镇占地面积12.2平方公里,蟠龙庵、程家祠堂、香花桥、凤来桥等历史景点在规划中予以保留。


香花桥,始建于1340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是连接蟠龙古镇南北街的重要通道,2001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上海市第一批获得市政府批复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蟠龙“城中村”地块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666亩。项目规划历时4年反复打磨,再现当年江南水乡百船竞发的商贸重镇盛景。
《盘龙镇志》镇巷篇记载:“旧时有八景。曰:江村野店、曲水萦居、柳榆晚照、群鸟归林、龙江古渡、溪桥渔泊、松涛夜听、洛阳佳种。后增二景曰:古寺鸣钟、文阁潭经是为蟠龙十景。”金惟鳌笔下的“蟠龙十景”是对古镇美景的记录,更是对古镇自然人文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