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中秋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6.8亿元。上海旅游市场加速回暖,本地微度假成主流、夜游人气旺。来自携程平台的数据显示,上海重回国内热门目的地第一。
文化和旅游部12日发布的2022年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显示,中秋假期,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市场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中秋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6.8亿元。
本地旅游成为主流。中秋期间,探亲访友、户外休闲、近郊旅游、乡村旅游是游客出行的主要类型。途家民宿发布的出游报告显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乡村民宿订单占平台预订总量的比例超过五成。飞猪发布的中秋小长假旅游消费盘点显示,本地游及周边游较为活跃,本地酒店订单量环比增长52%,露营订单量环比增长超4倍。
特色农庄、民宿、美术馆、博物馆等成为假期游客的重要游憩去处。上海海昌海洋馆、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济南动物园吸引了一大批亲子游家庭。
都市夜游亮点突出。杭州西湖、广州珠江、上海黄浦江、南京秦淮河等城市夜景观光热度持续走高。张家界九歌山鬼景区、襄阳唐城景区、台州温岭景区、西湖西溪景区等开启夜游模式,结合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江西景德镇高岭中国村、北京黄花城水长城、安徽西递村以夜宿为主题,将中秋赏月与特色文化相结合,营造诗意栖居氛围。
文化科技元素融入传统佳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月满中秋,相约两馆”系列文化活动,布设非遗“小庙会”。广州融创乐园举办“吉时·行乐”中秋国潮嘉年华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国潮风尚完美融合。北京香山公园将5G慢直播与古典诗词诵读相结合,邀请游客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无锡鼋头渚以“团圆、相聚、思念、欢庆”为主题,举办中秋水上音乐烟花大会,提升了城市旅游形象。
中秋沪上旅游市场加速回暖。12日,来自携程的统计数据,上海自清明小长假后首度回到TOP10热门城市榜单并成为旅行目的地首选。今年中秋假期,各景区日均订单量较上周末增长159%,其中超过500个景区订单周环比涨幅达到200%以上。
中秋旅游市场加速回暖的背后,是来自此间政府与企业的合力。为提振消费信心,上海分三批发放总额10亿元人民币的电子消费券,第一波核销期就覆盖了本次中秋假期,“真金白银”给小长假消费助力。
主题公园及其度假酒店便是市场回暖的受益者之一。携程平台的预定数据显示,中秋小长假上海的三大热门景区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黄浦江游览。据统计,今年中秋期间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接待入园游客10.6万人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2.6倍,表现十分亮眼。
上海外滩亲水平台瞬时客流量创今年以来新高,12日,旅游平台驴妈妈联合奇创发布的《2022中秋小长假出游总结报告》显示,在多地倡导市民就地过节的背景之下,不少人选择以“市内微旅行”和城市周边郊野度假休闲的方式欢度佳节。
报告中称,今年中秋,本地游、周边游依然是主流趋势。探亲及休闲度假人群构成了中秋假期期间的出行主力。主题乐园、山水名胜、江河夜游景区人气最旺,城市微旅行、民俗活动、露营等体验项目受游客追捧。住宿方面,主题乐园酒店、滨海度假酒店、城市近郊品质民宿热度不减。上海、杭州、苏州、广州、北京、无锡、南京、昆明、南通、常州位列中秋小长假全国热门客源地前列。
同程旅行发布的《2022中秋假期旅行消费复盘报告》同样也显示了类似的市场趋势。今年中秋假期,全国大部分疫情低风险城市的本地游、周边游市场快速升温,短途游、微度假成为人们中秋旅游出行的主流。
同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明阳介绍,中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团圆节日,因此中秋假期游客出游以家庭出游和返乡探亲为主。中秋赏月的传统习俗带动了夜游市场的繁荣,各地推出的夜间市集、古镇夜游、江河夜游等旅游项目,为游客的夜间出游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夜游成为中秋最受游客关注的旅行关键词之一。
来源| 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2022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