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问题与任务
——2016年11月25日在第六届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李 萌
2016年11月25日11:11:55 来源:新华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朋友们:
上午好!在组委会安排这么一个环节之前,我来讲什么,其实压力很大,但是有一点我感觉,作为陪伴我们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从第一届到今天,一路走来的一位在旅游领域里边工作多年,后来又转战先进制造业和信息产业部门的这么一个同仁来说,今天我就是针对自驾游产业下一步可能要走的方向,不仅仅是趋势,可能还包括今天正在做的,同时也包括今天这个论坛本身在促进自驾游产业发展当中构建生态圈所做的事情做一些深入分析。
我简要汇报四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谈这个话题,因为在谈这个题目之前,我曾经跟业界几位企业同志在一块聊,有的同志甚至会说,我们自驾游目前的发展阶段,可能谈论创新生态系统为时尚早。二是新经济环境对自驾游产业今天和下一步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三是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自驾游产业,我们自己反思一下,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弥补和克服的情况。最后,我们立足于新型智库的角度来对自驾游产业的生态系统下一步的完善,我们怎么样去做,提出一些思考。在上海已经有几十家高校和各种研究所的情况下,市政府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到上海来,双方合作做一个新型高端研究机构的价值在哪里,这可能跟我之前曾经工作过的高校里的研究,会有非常多的不同。我演讲的思路、内容跟我现在工作智库的定位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自驾游产业发展的状况。11月8号,国家旅游局等十一个委办局发布了《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里面提了一句话,2020年初步构建一个自驾车和旅行车产业体系。反过来讲,我们前几年的发展,从2005年、2008年到今天,自驾游产业发展是什么状况?我们中国旅游车船协会,包括中国社科院,他们也发布一些自驾游产业的报告,这个里面有一些判断可以参考。比如说现在整个的自驾游产业组织化的水平,是在稳固的提升,而且产业的总体格局、整个的蓝图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呈现。自驾游产业跨界多层次协同的体系,我的看法是尚在构建,包括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也包括2016年爱驾传媒所做的自驾游大会,都在向这个方向构建当中。
从整个产业演进历程,最早一个阶段,当自驾游产业提出来,社会上方方面面还不接受,认为你们是产业吗?最初有需求,有天然自发的时候,是一个自然天成,是一个来自市场自发的交易活动的阶段。我们在回顾这个阶段的时候,今天尤其是从产业监管和推进部门来说,有一个要引起足够重视的事情,就是我们在产业雏形阶段里边孕育的创新的基因和因子,在后边稍微成熟的时候,绝对不能因为要规范这个产业的发展而被抹杀掉。现在恰恰市很多产业管理部门经常犯的错误。第二个阶段今天正在干的事情,产业生态慢慢在形成,这个阶段的特征就是相对规范,自驾游产业的价值已经明确,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共识的时候,这里边我们是一个多元互动,而不是自发的一种对需求的简单的满足,而是多元互动的阶段。而下一步自驾游产业的发展,必然要走向一种持续创新发展的地步,这个里面我今天要讲的,产业创新,是一个有机融合,而不是大家坐在一块,通过一场会议、一个交易会、一个展览会,不是这个概念,是有机融合、主题突出的阶段,带领我们自驾游产业走向持续的创新。
第二个问题,我稍微跳出旅游产业分析新经济环境对自驾游产业的影响。我本身在旅游院校工作很多年,后来到工业制造业部门工作学习,自驾游产业本身是一个跨界融合的,我们来分析它的时候,除了原有的路径,对自驾游产业,甚至旅游产业体系内部观察它的的话,可能还要看一看真正推动这些产业持续往前走的方方面面的因素。新经济环境下,给我们自驾游产业带来哪些影响?新经济环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而是我们立足于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带给我们观察自驾游产业的启示在哪里。现在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三个方面,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加上模式突破。我把创投圈里面非常热的,迎合某一个消费空白点的模式变革放在最后,它是很重要,但是在整个的产业推进当中还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们之前在做上海科技创新中心22条意见发布一周年智库版评估报告的时候提出的重大问题。上海的创业投资,大部分集中于消费、教育、娱乐三个方面,针对非常好的前沿技术的创业投资,占的比例太少,这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最主要加强的方面。首先是技术进步,跟我们的产业离得很近,一点都不遥远,可能我们本身不搞技术,今天我们观察产业必须要去学习,去了解一些硬基础的东西,而是现在我们说两个IT的相乘,产业技术乘以信息技术,这还不是我们讲的互联网+,也不是我们讲的旅游+,而是产业自身的硬技术,它的发展,每一个阶段跟我们信息技术演变的每一步都是一个相融相乘的过程,带来的裂变效应,这个我们都在观察当中,一定要跟踪这个趋势。
第二个方面,我们的产业制度变革,就像今年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在争论产业政策要不要、要什么产业政策一样,一个是政策规制,还有我们行业和产业本身内部发育所形成的一些规则。第三个,模式突破,经营方式、交易方式和服务方式所带来的改变或者颠覆。三个方面共同作用来推动我们今天包括自驾游在内的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新型产业所要经历的一个必经之路。
技术进步的影响,首先是交通技术,高铁技术的网络对于我们落地自驾游的影响,在座的各位都已经在做了。还有在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计划里,在布局下一步汽车装备技术发展的时候,重点的主攻方向,这都跟我们自驾游产业下一步新的业态出来密切相关,对智能网联汽车,主攻无人驾驶、车载信息终端、进程服务、人机交互、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国外在这一块都在突飞猛进往前走。汽车本身整车网络体系的构架,这些平台的建设,会为我们自驾游产业内生的一种动力,会提供非常好的技术的支持,这是一个交通技术的问题。
信息技术,我们提到了移动互联网,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个媒体,在中国制造2025对信息产业的布局当中,上海在干,集中很多资源来做这个事情,对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包括下一代的网络,5G的通信技术研发到一个相当的阶段了,还有人工智能,还有一个非常更重要的就是空间信息的一个应用,上海的西虹桥地区,在青浦有一个关于北斗空间产业信息的基地,是做的芯片,包括做的软件的东西。卫星通信、导航这种时空的协调系统。通导一体化、遥感与定位一体化,包括多维尺度多时空一体化的核心技术,这一块就是对我们自驾游产业硬技术的支撑这一块,也会带来很多新的增长点。
最后就是金融技术,包括我们自驾游产业的产业金融的技术体系,还包括针对需求侧消费者的消费金融这一块,因为我们平常媒体上会涉及到,我就不再展开讲。交通技术、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对自驾游产业的影响在哪里?对供给侧我们说技术进步,对自驾游产业的组织方式,产品开发的模式,包括运营模式,还有就是我们在玩这个产业的时候,去集聚一些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的这种方式,都带来很多改变。另外一个方面,是对需求侧来说,新技术历来是带来新需求,带来新价值的,可能对我们的行为方式有很大影响。自驾游消费者个性化不提了,便利化也不提了,我特别看中的是其集成化的需求,自驾游消费者,甚至对于旅游消费者,对于旅游服务集成化的需求,现在坦率来讲,我们从目的地、从产业部门对于这一块的关注,应该说还没有得到一个很好重视的阶段。制度变革,各个省市、以及我们对国家顶层设计的制度进一步落实。另外还有行业内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形成一些大家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一些交易规则、产业的规则。第三个就是模式的突破,这里边我们在座的很多俱乐部、营地、目的地的管理者,我们都在这一块在想办法,因为最后这一点是跟我们市场最近的,我们每一个主体都重视比较多的方面。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怎么看自驾游产业生态。我概括得不一定准确。第一个方面就是整个对自驾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可能还不够理想。比如说,我们在业界呼吁了很多年瓶颈的问题,到今天事实上还是有限度的解决,背后告诉我们什么,社会方方面面对自驾游产业的共识,还没有达到更高的水准,这是产业外在环境的问题。第二个就是产业生态系统里面相关的主体,应该说还存在缺失,后面我会谈到,第三个问题,具有产业链整合的大企业,主导性的企业,我们现在有,但是还比较少。第四,我们创新合作网质量,可能还不一定有很高的评价,我观察近几年来市场非常火爆,方方面面的联盟,各个方面的协会都有,但是我们团聚在这么一个组织体系内的成员之间,相互这种交互的程度和价值创造的协同程度这一块,如果说我们要做一点评估的话,我个人认为可能还不容高估。最后一个方面,我们自驾游产业对于高层级创新要素吸纳的能力和吸引力这一块,可能还没有那么强,这就是我们下一步要去突破的时候要问的问题。
最后是如何构建自驾游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一共有七个方面,我们要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这个肯定是跳出自驾游产业来看自驾游产业的,首先我们说有一个非常好的社会环境,要有一群创新意识很强的市场创新主体,企业家所干的事。还有就是技术研发体系、投融资的支持体系、社会组织服务体系,现在还比较弱,但是长三角自驾游专家委员会在做的,包括自驾游促进中心在做这个事,还有国内外的创新合作体系,这些事完成之后,才能够创造旅游需求,形成旅游新供给的体系,营造产业新生态。这个里面我们特别注意刚才提到的一点,自驾是一种方式,千万不能把大家自驾车还是去走原来的老路,看原来的老景点的作为自驾游的理解,它不是真正有价值的自驾游,真正有持续创新活力的自驾游产业,肯定立足于提供一种有别于传统旅游方式和传统旅游内容、传统旅游体验的独特的一种东西,这是主要任务的分析。
这个里面涉及到很多要素,多元主体,如企业、政府、研发机构、社会组织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有产业环节,汽车制造及服务、旅游开发与服务的关系。产业要素包括基础环境。在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时候,有一个思路是逃不过去的,国内国外都是这么玩的,一个方面是政策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第二个是市场主体活力的激发与秩序管理;第三个是社会组织促进自驾游产业的机制与模式。这三个方面,如果放在同等的重要程度来进行思考,国内少数的人在做这个研究,把三方放在同一个层面来进行研究琢磨,我们自己搞一个顶层设计,以为就可以把产业搞好,这个失败的例子太多了,这是主导的思路。具体怎么来做?关键举措,把握自驾游产业本质内涵及发展趋势——自驾游产业是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高端化、消费需求集成化形成的产业。制造业的价值,以后大多转移到服务业的环节,当然是生产性服务的环节。还有一个消费需求集成化,通过一个途径、一个入口,可以满足整个旅程很多需求,旅游业跨界融合,把本质抓清楚了再看源头就相对清晰很多。
第二个方面加快市场主体的培育。对规模化、品牌化市场主体培育,在坐很多企业家比我个人更有经验,我只是提到一点。一个方面,要有一种对标行业技术进步前沿的意识和紧迫感;第二,一定要及早构建企业内部、外部的合作创新网络。我相信今天来参加论坛的很多企业界的朋友,肯定都是朝这个方向来的,嫁接更多的一些创新要素。第三个举措,推动自驾游产业的政策创新,在我看来至少从大产业体系来看,目前是有限突破,然后产业政策里边还有很大空间在通过一定的共识形成之后,一些非常好的市场实践转化为案例,再通过我们的智库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方式,把决策前这些活做得比较扎实之后,水到渠成会出现更好的对自驾游产业更好的一些东西。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我们新兴的产业来说,一个方面建立公平竞争的自驾游市场体系,而不是对产业的横加干预和介入的政策取向。首先公平的交易环境,这是最基本的东西;另一个就是构建自驾游产业生态系统,是推动。政府的作用是推动,尤其要建立良好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很多公共的平台,让自驾游产业体系里面很多主体在上面能够降低经营风险,降低创业成本,鼓动他们朝着四新经济迈进的这些活,是应该鼓励的。上海迪士尼度假村旁边有一个房车营地项目,多大面积,干什么业态我不关注,我就关注,既然是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里面,你想建成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下一步的愿景是什么。他们提了几句话我感觉到很受鼓舞。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在迪士尼旁边要做一个房车项目的话,你肯定应该是什么呢?站在中国国内顶尖第一方阵里面,领头羊的角度瞄准前沿去做,这一块现在已经有人在做了。
产业政策的内容或者作用里面,对其有效性和局限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个方面对于产业的扶持和领导,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产业的服务和规范。但是我认为在规范的过程当中,减少市场准入的限制,搭建平台,优化产学研的合作机制,比如说自驾游产业技术联盟这一块,有没有人干这个活?在我的视野范围内,这个内容还不多,还有产业金融,推动我们产业链价值链,我们要布局吗?现在应该需要开始了。
今天长三角专家委,包括北京的一些机构,事实上都在这一块在发力,这一块的发力恰恰也是我们后面来推动自驾游产业本身内生性创新成长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后面专业技术人才,我们看到自驾游规划设计人才,包括自驾游信息官,目前应该说必须要由机构,不管是我们传统的院校还是社会化的产业组织这一块,都应该进行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有自驾旅游金融的发展。目前整个国家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候,在金融里边对产业有帮助的,一个是科技金融,一个是大产业金融。这个里边我们有多少东西,一些好的政策也好,好的资源也好,引入到我们自驾游产业里边来,这一块是需要我们动脑筋的。
最后一个方面,自驾游产业创新协作网络构建。一定要基于优化自驾游体验质量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同主体,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协同。我们当时在调研上海市四新企业的时候,我们是跟着这些投资圈来看,选择帮助我们政府部门一块来看,以后有发展前景的这些四新不同的主体,这一块要高度关注他们。要推动我们自驾游产业链整体效率的提高和持续创新。这是我把个人对自驾游产业创新生态网络的下一步的发展做的一些思考,给各位做一个汇报,不一定正确,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李萌,中国社科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引用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