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6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为上海谋划一个值得期待的“新五年”。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明确定位。党代会报告中,上海今后五年的目标是,“世界影响力”的能级显著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充分彰显,“国际大都市”的风范更具魅力。那在文化和旅游方面,上海准备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上海党代会明确给了答案。
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既要有物质生活的丰富,也要有精神生活的富足,必须扎实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推出更多“上海原创”精品,持续打响“演艺大世界”品牌,打造家门口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以敬畏之心保护传承“最上海”的城市历史文脉、“最江南”的乡村文化肌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神韵魅力所在。要坚持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之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创产业繁荣发展。
绘好超大城市治理“工笔画”要坚持高标准引领,更加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推动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开放。加强城市设计,把更多的人文、艺术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让城市更富魅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优化“一江一河一带”生态空间布局,实施“千座公园”计划,打造更多慢行游憩空间。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城市生态屏障。
守好生态环境底线就是守牢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必须持续巩固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要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攻关和应用,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