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蔡励才:创造城市赋新的“1+5+7+N”模式
2022-05-21 14:50:00 来源:本站 浏览:928
智库视点: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新消费产业首席专家蔡励才先生近日围绕“苏州国际设计周”创新转型,全面阐述了其基于实践探索研究独创的城市赋新的“1+5+7+N”模式,对区域(城市)转型、创新赋能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现做摘编分享。
依循苏州独特的位势能级、文化基因和产业结构,汇聚国内外创新力量,共建苏州国际设计周“价值转化中心”,融入并深耕苏州未来发展,集结顶级产业资源要素,助力后疫情时期苏州经济平稳运行和双招双引落地计划,见证苏州国际设计周从“会展活动经济”向“产业赋能经济”的焕新与蜕变,打造全新的城市“设计周经济”模式。这也是蔡励才先生,作为苏州国际设计周[工匠精神赋能苏州制造主题展]项目发起人,及苏州国际设计周的设计新消费产业顾问,为苏州国际设计周开创的创新模式,其独创提出的“世界设计周城市网络的1+5+7+N苏州模式”,为苏州未来发展提供崭新思路,充分兼容并享受苏州国际设计周平台价值的溢岀效应,助力苏州城市赋新实现“换道超车”。
2021年,随着苏州国际设计周进入她诞生以来的第四个年头,苏州市政府在苏州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提出了“扩大苏州国际设计周品牌影响力”的要求。如何让苏州国际设计周这场一年一度绚烂烟火的余晖照亮更多的角落,成为了苏州国际设计周在未来三年将面对的主要挑战。历经十几年“多栖标签”的蜕变与成长,蔡励才如今既是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新消费产业首席专家、新消费产业投资人、战略智库专家、创业导师(创客“参谋长”)、非遗新消费产业跨界创新者、多个顶级内容IP平台[价值转化中心]负责人,也是多个知名智库的专家成员,长期担任各地城市发展顾问、资本机构专家合伙人与投决会顾问。同时作为苏州国际设计周的设计新消费产业顾问,以及本届设计周[工匠精神赋能苏州制造主题展]项目的发起人,蔡励才点明了举办此项目的出发点,旨在将原有设计周的“会展经济”模式向“设计周经济”模式进化。蔡励才指出,该模式有两个重要层面,一是从设计美学到设计致用,二是从设计产业到产业设计。1.对于“从设计美学到设计致用”,蔡励才倡导设计周应该由最初的关注设计师、艺术家、匠人的美学创造,转变为去关注设计背后的价值转换。“要借助设计周平台的力量,发掘更多苏州在地原生文化形态,并通过叠加创意及设计力量后,与生活消费品、与未来生活方式相结合,这样才能进而打造出更多设计致用的新型消费产品或者服务,包括产品革新、服务升级、城市更新、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蔡励才强调道。2.对于“从设计产业到产业设计”, 蔡励才表示需要从关注设计师、艺术家、匠人本身,转变为去关注产业带、产业链、供应链以及遍布苏州各个区域的产业集群。苏州的“苏工”和“苏作”历史闻名已久,苏城拥有众多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苏州制造已位列中国工业制造业的第一梯队,其背后离不开各县市区有代表性的产业带的力量。蔡励才举例 “如盛泽丝绸面料产业带、常熟服装城产业带,过去都是前店后厂的大批发市场、流通渠道、流通市场的集聚地。如今在与互联网连接、技术变革与未来连接的全新赛道面前,传统的特色产业集群急需突破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蔡励才创建的[非常×星喀]非遗新消费产业加速器(虚拟园区),将以第三方或平台力量的高质量地有力介入,有望打破传统制造业故步自封的格局,转而与创意、设计师、IP、内容、互联网、新营销等相互融合,进一步创造出全新的、符合当下潮流趋势的新消费形态。开创世界设计周城市网络的“1+5+7+N”苏州模式
依托苏州国际设计周的超级整合平台和创新网络,蔡励才将与设计周共建“价值转化中心”,并以此为有力抓手和发展契机,首次在苏州启动未来城市赋新的“五件套组合计划”,包括打造“城市文化IP、城市设计中心、设计主题街区、设计产业小镇、设计新消费产业基金”等一揽子落地项目,积极助推苏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成为驱动城市提档升维的创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与未来城市幻彩新生。在苏州国际设计周“苏州样板”的实践基础上,逐渐总结岀一套用以评估城市创新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指数和评价体系,开创世界设计周城市网络的“1+5+7+N”苏州模式。
蔡励才表示,希望通过苏州国际设计周在苏的深耕与精细运作,在城市中设计师与素人的多元个体之间,少一分“代际感”与“违和感”,多一分彼此欣赏与尊重、相互理解与包容,充分体现出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与创造性。通过城市“微小”更新和空间“精细”运营,逐步拓宽产业链和边界线,形成“城市、产业、空间、人、消费”五位一体的有机耦合,构建一个“共生、互生、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明高级形态。蔡励才先生现为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新消费产业首席专家、苏州国际设计周新消费产业顾问、海南国际设计周新消费产业顾问、上海[非常×星喀]非遗新消费产业数字加速器(虚拟园区)创始人、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理事(非遗赋新与乡村振兴工作组执行组长)、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文化和自然遗产(非遗)专委会主任、中投中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消费产业顾问、北京无敌影业商业制片人(新消费产业与商业化变现)、[非遗时尚中国行·遇见未来]赋新计划发起人、2021长三角十大文旅乡创领军人物。
✏ 来源| 摘编自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创意产业》期刊,2022年04月总第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