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年味儿大餐激发假日消费新活力
2022-02-17 10:12:00 来源:本站 浏览:657
智库视点:春节期间,上海线下消费支付金额达371亿元,同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28.6%。全市共接待游客1098.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7.21亿元。公园游客量同比增加11%。赏年俗、观展演、跑虎字、游公园、享云端、玩冰雪、迎新购等假期七大类城市年味儿盛宴,激发大都市假日消费新活力。
疫情防控常态化、就地过年模式,给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春节长假假日消费带来新机遇新挑战。全市文旅、商务、绿化市容系统精心营造虎年春节氛围,展春节年俗、促年味儿消费、布年俗景观、办特色活动、融线上线下,以浓郁丰富的城市年味儿大餐,掀起阵阵消费热潮,实现了春节假日消费市场欢乐、祥和、安全。文旅行业在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措施的前提下突出“乐嗨过大年 非遗新体验”主题,突出“高品质、海派风、有年味”,倡导以沉浸式微旅行为特征的“海派城市考古”,以“街道+非遗”“古镇+非遗”“商圈+非遗”“景区+非遗”等为主要场景,策划推出新春文旅活动近500项。努力寻找超大城市挖掘文旅新资源、新增量的新途径。一、赏年俗——在金山枫泾、宝山罗店等古镇,通过展现非遗特色项目的彩灯氛围场景和非遗剪纸、古镇光影影像艺术、非遗老字号及非遗美食等新春民俗,营造“古镇过大年”氛围。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初上·灯华”申园宫灯展,上海大世界的“阿拉过年”大世界新春游园会和非遗传习主题活动,群艺馆举办的以“赏年画过大年”为主题的新年画上海联展活动等,吸引市民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领略民俗韵味。
二、观展演——全市文旅场所精心策划推出高品质、高颜值、高内涵展览和演出项目,着力满足市民游客看戏观展文化需求。中华艺术宫、朱屺瞻艺术馆、上海虹桥当代美术馆等美术馆的迎春画展和生肖画展,带来了新春喜庆氛围; 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的传统节庆民俗主题展览,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上海大剧院、兰心大戏院、上海音乐厅等剧场内各类精彩文艺演出,呈现出舞台艺术独特魅力。影院也是热度不减,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21时9分,2022春节档总票房突破60亿,超过2019春节档总票房59.05亿,目前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第二。三、“跑虎字”——体育爱好者、Z世代新青年纷纷通过新颖的“跑虎字”迎接虎年的到来,更在社交媒体上刮起了一阵晒“虎字路径图”热潮。参与者纷纷表示,在位于徐汇区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新年跑出“虎”字,领略梧桐树下城市风情和街区风貌。四、游公园——市绿化市容局2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长假期间(2月1日至2月6日),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386.78万人次,游客量较2021年同期的347.03万人次增加了11%。去年底新开园的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共接待游客8.07万人次。各座公园精心策划的各类主题游园活动,让“就地过年”的市民游客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如上海辰山植物园的“迎春花展”、上海植物园的“‘福虎生威’年宵花展”、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的“新春市民水仙花展”等。另外,全市布置的花坛花境、主题景点(大型花坛)营造了喜庆浓郁的节日氛围。
五、享云端——携程推出“乐嗨上海过大年”2022年春节系列活动,抖音开展2022年“#乐嗨上海过大年#”主题宣传活动,腾讯推出“乐嗨上海·好看中国年”专项活动,都市旅游卡推出“福虎贺岁”线上主题活动。据统计,过大年专题专页累计曝光浏览量近6亿人次。本市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等也纷纷推出“云展览”“云演出”等云端体验活动。本市线上主要文旅活动累计吸引浏览量326.99万人次。全市重点商圈、购物中心、特色集市等也开设线上分会场,吸引新消费群体关注。六、玩冰雪——喜迎冬奥盛会,冰雪消费培育新商机,为上海消费带来新亮点。长风大悦城推出冰雪嘉年华,1000平方米的真冰乐园助力冬奥,春节黄金周7天销售额同比增长明显;上海白玉兰广场策划了国际冰雪节,1200平方米户外巨型冰场带来冬日北国体验……不少商场及品牌也纷纷推出冰雪消费新尝试,如位于南京路上的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就打造了一辆“为冬奥加油”专属巡游大巴。
七、迎新购——春节期间,上海线下消费支付金额达371亿元,同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28.6%。重点领域拉动消费、冬奥经济培育新亮点、预制菜成当红新赛道……上海“跨年迎新购物季”掀起一股消费热潮,网络年货节活力满满,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增添了一份虎虎生威的年味。
✏ 来源| 综合自解放日报、文汇报2022年2月7日春节消费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