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形象建构
2021-12-17 13:02:00 来源:本站 浏览:1586

智库视点:近日,“海派文化当代价值与提升城市软实力”第二十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扬子精品酒店(扬子饭店)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李萌博士应邀做“上海城市形象建构中的海派文化发展”专题发言。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熊月之,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上海扬子精品酒店(扬子饭店)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杨熠等,参加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李萌博士应邀做“上海城市形象建构中的海派文化发展”专题发言。他主要围绕海派文化发展的时代方位与存在问题、上海城市形象建构的文化价值根基、海派文化创新活力绽放与城市形象提升三个问题做了阐述和分析。


他指出,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的战略性文化资本,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表征,依赖于不断发掘、精确提炼、全面表达城市的根本价值、核心精神和发展样态。怎样“从本土的文化资源开拓出国际交流空间中的富有生命情感的表述方式和价值判断”?海派文化对于构建上海城市形象至关重要。


针对如何更好发挥海派文化构建上海城市形象的功能与作用,他表示,从文旅融合主客共享的视角,国家对深化文旅融合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比如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通过旅游促进文化传播,还有培养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业态,这是海派文化当代发展中不能绕过去的,而且要主动利用此机会和阵地做出实实在在产品的契机。同时他对如何创新提高海派文化传播的能力和成效、形成全球化的叙事能力和推广手段提出建议一方面要促进三大流动,包括信息符号和数据的流动人的流动物的流动;另一方面,建设三大空间,将海派文化潜入到物理空间、社交空间和数字空间比如11月上线的上海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IP SHANGHAI第三,还要有一系列能够体现海派文化特色和特质的优质产品和服务、特色品牌、节庆活动、营销推广。如此,海派文化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引领力会得到更好的呈现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研究员就“新时代海派文化:关于海派的当代思考”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中的产物。海派文化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中西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新时代海派文化具有内在联系且互为支撑的五个层面的特质和指向,包括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开放引领的融合优势、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包容共生的活力源泉和经世济用的实践路径。并对如何让海派文化变得触手可及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主持了最后的专家圆桌会议环节,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熊月之,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等著名专家,围绕研讨会主题做了精彩分析和分享。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扬子精品酒店(扬子饭店)承办。新民晚报、文汇报、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给予媒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