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洞察】南京文化发展如何谋篇布局?
2021-02-08 16:56:00 来源:上海文旅院 浏览:783

文旅说:“十四五”将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吹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京文化发展如何谋篇布局?“十四五”期间,南京将着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市。2月4日、5日、7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文投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畅谈文化发展新思路,为“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凝心聚力铸魂。

纪增龙(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时代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有机统一起来。


不断强化城市文化功能,规划建设世界文学之都城市空间、城市音乐厅等标志性公共文化空间,实施南京博物院故宫馆、南京市博物馆新馆、南京名人馆等工程,推进实施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园、大运河文化带南京段、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建成南京美术馆(新馆)、城墙博物馆,推动公益性小剧场建设运营,打造一批市民百姓身边的艺术街区和公共文化空间。


不断涵养城市文化气质,秉持文艺赋能城市理念,创新举办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森林音乐会、南京戏剧节、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艺博会等品牌活动,持续放大“遇见夜金陵”“南京演艺演出季”等文化品牌,以办好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仪式为契机,打造一批梅花戏剧角,开展“梅绽金陵”展演季,把文化艺术送到市民身边。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打造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深化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金卫东(市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


“十四五”期间,南京文旅行业将紧紧围绕“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城市定位,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将文旅产业培育成为南京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极,把南京打造成为文化强市、国家文化和旅游中心城市、世界知名文化和旅游城市。


我市将推进文旅与农业、科技、体育、大健康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努力推出一批唱响主旋律、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继续推进“中国明清城墙”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打造世界级城市文化名片;重点培育发展文化创意、电子竞技、文艺影视、旅游民宿、特色旅游、会奖旅游、数字文旅等7大新兴产业;提升南京文旅国际知名度,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培育星级乡村旅游民宿,扶持房车营地等旅游新业态;精心打造“夜之南京”文旅消费品牌;将5G、VR、AR技术与文旅行业深度对接。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南京文旅行业将围绕建党100周年,推出一批优秀剧目和精品展陈,还将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一批标志着旅游业加快转型发展的重点大项目也呼之欲出,如建成开放江苏园博园、浦口老山生态旅游体验园(龙之谷)、高淳雅达健康休闲旅游产业园等项目,开通南京滨江游轮,打造滨江旅游品牌;持续推进牛首山金陵小镇、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栖霞山国际邮轮母港等项目建设。继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如编制明外郭保护规划,协调推进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浦口老火车站等保护更新,启动南京博物馆新馆项目,加快石头城遗址公园、渡江胜利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场馆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建成城墙博物馆新馆等。丰富群众文化供给,建成少儿图书室(阅读空间)100个以上,实现镇街少儿图书室全覆盖。


董浩(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十四五”期间,市体育局将坚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引领、体育赛事为驱动、体育产业为支撑、体育文化为内核,建立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融合发展机制,全面增强体育事业发展新动能。


未来五年,将打造“世界体育名城”,形成“两城三中心”(全民运动健身活动之城、奥林匹克运动之城、国际体育赛事中心、国际体育消费中心、国际体育文化中心)的发展格局,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升南京城市国际影响力。


根据规划,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规模将超过400万,占总人口比重45%及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保持在94%以上;城市社区“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功能更加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98平方米;体育社会组织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各类人群健身活动继续丰富,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力度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增了张常宁等5位奥运会冠军,未来五年我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将不断增强。体教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体育特色示范校明显扩大,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人才梯队更加合理。此外,我市将继续申办1—2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体育综合性或单项赛事,引入2—3项受欢迎的高品质国际商业性体育赛事,培养至少3—4个自主品牌体育赛事。


到2025年,我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进一步提高,人均体育消费达4500元,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潘谷平(市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京市文投集团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南京市“十四五”规划部署要求,在认真谋划、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基础上,于2020年底推出了文投集团“十四五”规划。


市文投集团将始终秉承“让城市文化生活更美好”的企业使命,锚定“中国城市文化生活示范运营商”的新坐标,全力建设互联网文娱、十竹斋艺术、文化综合体、文化金融投资、文化科技创意五大产业板块,坚决践行“南京文化缺什么、南京文投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努力建立具有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扩大美好文化产品示范供给,为增强南京市民文化幸福感、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高质量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 贡献文投应有的责任和力量。到2025年,争取实现“全国文化龙头企业三十强和全国国有文投集团前三强”的奋斗目标。


(《南京日报》2021年2月8日,邢虹 李子俊 朱彦)